浅谈专业音乐教育管理学的构建
摘要:专业音乐教育问题的探讨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而这其中许多问题的根本都涉及到了管理问题,所以对于专业音乐教育管理学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专业音乐教育;管理学;构建
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172(2009)04-0111-03
专业音乐教育的特殊性虽然是大家已经认同的话题,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比如教育成本投入、人均设置、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却还是采用与一般教育同等的标准和要求。尤其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中,“一刀切”的指标体系,在面对艺术类院校时产生了强烈的“不适应症”,这些通用于普通教育的指标在面对专业音乐教育时失去了其“杠杆”的作用。
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对专业音乐教育的特殊要求,即较注重学生音乐专业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和舞台实践,对学生的文化课,尤其是英语等要求偏低。使得国家虽然已经大大降低了艺术类研究生招生考试时对政治和英语的要求,但对大多数表演类本科尖子来说还是难以达到。此外,我国音乐院校研究生学历教育普遍设置较晚,表演学科的最高学历教育至今仍为硕士。这些,就是造成专业音乐教育师资学历结构比例普遍偏低的客观原因。
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教育界与管理界的强烈反响和思考。专业音乐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还是具有很多教育共性的。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因其培养目标的特殊性,使得专业音乐教育在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方面又有着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管理特性。
因此,国家应该针对不同人才的培养需求,在各项评比或评估中,针对不同知识结构的衡量标准在评价体系上有所区别,这样才能充分显示评估指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针对专业音乐教育机构进行的管理,不能再直接沿用普通院校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路。其实专业音乐教育管理的涉及面非常广泛,但由于以前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针对管理学科的构建尚处于酝酿和筹建的阶段。因此,尽管在教育界和管理界都已经承认专业音乐院校管理的特殊性,也确认专业音乐教育管理作为单独管理领域的普遍认同,但如何按照专业音乐教育的特殊规律建立起独特的管理体系,却很少有人能做出系统明确的回答。这对于专业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阻碍。
一定的实践基础才有一定的理论总结,而一定的理论才能给实践以指导。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专业音乐教育管理都在理论与实践互相遏制的怪圈中摸索着。这说明,要构建我国专业音乐教育管理学科,需要有第一推动力打破这层坚冰,这不仅需要开拓者的胆魄和热情,而且需要认真分析我们所面对的社会现实,探讨构建学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一、构建专业音乐教育管理学的必要性
计划经济时代,专业音乐教育没有市场制约,不用精确核算教育成本,也没有社会供求的约束,音乐家和管理者不用面对市场。因此,只要有行政式或经验式的管理就足够了。我国对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的管理,长期以来也只是沿用普通教育的管理模式,致使许多专业音乐教育的特殊规律没得到应有的重视。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处于市场经济大潮中的专业音乐教育面对的是来自各个方面的竞争和压力。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管理者们不能再固步自封,应该对专业音乐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一个明晰的把握,应该在管理思路、管理方向和管理手段上有一个前瞻意识。
专业音乐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归根到底在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在于各项管理制度是不是能真正起到保驾护航的目的。当前专业音乐教育暴露出的很多问题,其症结归根到底还是管理的问题。现在,我们需要对专业音乐教育管理进行专门的理论研究,对专业音乐教育管理的特殊规律作出系统的表述,能够让管理者们有章可循,在下一步的管理体制改革中做到有的放矢,真正做到“管理方向定得准确,管理模式行得科学,管理方法取得得当”。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专业音乐教育中存在的很多问题,才能够正确引导专业音乐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与普通教育注重知识的理性和逻辑性相比,专业音乐教育更注重一种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普通教育追求一种理性知识的灌输,“求真”在其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专业音乐教育更注重感性知识的传授,更强调“求美”。在专业音乐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就存在着大量的个体经验和实践感受的参与,强调“因材施教”。在知识体系结构形成的过程中,专业音乐教育更看重个体差异,倡导一种艺术的多元化,提倡“个性教育”。因而,针对专业音乐教育实施的管理与普通教育管理相比更为复杂。
普通教育的管理体系,多是以“标准化”为基石。现代教育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度大都是建立在标准化基础上的。这种标准化管理,是指在教学实践和管理活动中,通过对教育组织中的具体事件、工作环节、构成要素等方面明确提出定量化和定性化的实施标准,引导和控制教育组织的管理目标、行为指向、教学质量等统一于所限定的约束范围和应遵循的规范准则当中。但在专业音乐教育管理领域,由于培养方式的特殊性,使得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不同的教师根据自身的艺术流派、个人风格来组织教学过程,并且教师的工作量和劳动质量也存在突出的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就教学管理对象而言,专业音乐教育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精神领域的情感交流和音乐形象的塑造,具有从形式到内容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因而,存在标准化管理和评价实施的难度和局限性。因此,必须探索建立一套适用于专业音乐教育的管理理论、管理原则和评价方法,这也是专业音乐教育管理学科构建的重大意义所在。
针对专业音乐教育管理进行专门理论研究,是传统的音乐管理职能在新时期教育中的新发展,是专业音乐教育管理实现从简单的行政性管理向多样性、综合性、科学性管理模式转换的客观需要。构建专业音乐教育管理学的提出,既是当代教育科学由综合到分化、教育管理科学自身逻辑演进的结果,也是当代音乐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毕竟专业音乐教育事业,是整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没有高度发展、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音乐教育,就不会有持续高度发展、高度繁荣的文化艺术事业。
当然,不论是普通教育管理还是专业音乐教育管理,都必须以“效率”为核心。因而,专业音乐教育管理与普通教育管理之间还是具有一些共同或交叉的管理思想和管理规则的。研究专业音乐教育管理的特殊性,还是要以遵循教育的普遍规律为前提。
专业音乐教育管理实践究竟应该怎样推动管理理论研究,专业音乐教育管理理论又用何种方式来规范、指导管理实践,都是学科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构建专业音乐教育管理学的社会背景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巨大改变,社会对人才培养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经济体制与教育体制一次次的碰撞,不断激起教育体制改革的热潮。有人建议向西方学习,把教育完全推向市场,实行“教育市场化”,还有人建议教育体制改革应该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独有的改革之路。不管哪一种改革论调,最终还是要面对市场,通过市场检验的。
代表中国先进音乐文化发展方向的专业音乐教育不能被动地、消极地去适应市场,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和培养学生,应该以一种独特的教育功能和结构参与到社会有机体的运动中去,要审视自身的资源优势及以后的发展趋势来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要求,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的现实情况却是——不论是专业音乐教育体制还是学校内部管理机制运行方面,不论是学院资源配置还是学院定位方面,专业音乐教育都存在很多与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不相适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