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江苏教育科学发展刍谈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在这一战略机遇期中的时空位置是极其重要的。这期间将是江苏加快“两个率先”,特别是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作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与作用的教育,在今后的五年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发展全局,就是要遵循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规律,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标,谋划教育改革,推进改革深化;以教育自身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目标,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以教育系统内外的协调发展为生态目标,适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对教育的要求;以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长远目标,支撑经济和社会的永续发展。只有在这些方面同时努力,江苏教育的科学发展才可能成为现实。本文将就这几方面择其要略谈管见。
一、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标,谋划教育改革,推进改革深化
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实践的根本宗旨和目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历史命题和崇高使命。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中国化、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所在。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产业,其发展的根本目标也不例外。
教育以人为本,要求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让教育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求给予人的教育必须是全面的、能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否则,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科学的、和谐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真正实现,有赖于一代代全面发展了的人,没有全面发展了的人,经济和社会发展必定是支离破碎的,不是牺牲了生态环境的不可持续发展,就是牺牲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幸福甚至生命的畸形发展。
教育以人为本,教育发展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标,要求我们在对作为教育发展动力的教育改革进行设计时,必须贯彻人的发展要求。教育改革也要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标。教育因人的发展需要而产生,也应因人的发展需要而发展。从教育的产生时开始,教育发展的每一步无不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于是,教育改革应运而生。通过教育改革,寻求教育发展,是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整个教育史就是一部教育改革史,而新教育史的书写,改革的色彩将更加浓重。因为,随着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日益提高,教育面临的情况愈益复杂,发展的难度将会更大,通过改革促进发展将成为教育的主旋律。但是,无论怎样的教育改革都不能忽视以人为本这一根本目标。也就是说,谋划新的教育改革,推进正在进行的改革深化,要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基本价值取向。例如,在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中,不能只在理论上认为教师是教育管理的主体、教育改革的依靠力量、教育振兴和发展的希望所在,而在具体的针对教师的改革中,过分地把利益调整、末位淘汰、竞聘上岗等作为促使教师个体素质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战斗力增强的最好而惟一的机制,忽视了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业特殊性,以及教师素质提高、创造性地工作有赖其内在动力的激活和外在环境的宽松。实践表明,对于教师个体及其队伍整体,试图单纯通过不断施加外在压力达到预设目的是十分困难的。在设计以教师为对象的教育改革政策时,要以教师职业特点及其发展为依归,尊重教师职业特点,实施人性化管理。教师发展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只有教师发展了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发展,也才有学生的真正发展。因此,作为改革主导者应杜绝以往改革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反映在言行上对改革对象恶狠狠的心态,在目标设定上不近情理的要求,在措施选择上过度迷恋惩罚性、制约性机制的运用等等。
二、以教育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目标,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教育自身的全面发展,既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教育自身的全面发展,就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级各类教育都要发展,要发展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发展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伴随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及其对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都得到长足发展势所必然。同时,由于各级各类教育都互为前提和基础,因此,教育的全面发展是由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决定的,是建设教育强省、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教育全面发展的内涵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及其对教育的新要求而不断丰富、不断提升层次。以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例,江苏教育在“七五”、“八五”时期,以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为主要目标,职业教育处在发展初期,高等教育在精英教育阶段。“八五”后期至今,不仅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提供了内在的发展基础和动力,而且江苏进入工业化中期(部分地区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的经济发展及其对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给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外部)动力,高等职业教育也在这个过程中应运而生、方兴未艾。
教育全面发展的这种基本规律,将在以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加快为基本特征的“十一五”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继续反映出来,要求我们切实遵循。例如,随着我省经济外向依存度的提高,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各级各类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摆到了各级各类学校面前。多年以来,我们所理解和实践的教育国际化一般是培养国际金融和贸易等方面的人才。这显然是狭隘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实现发展的摇篮。”以我国计划在海外设立100所孔子学院为标志,在国家层面上已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后中国经济的全球定位及其可持续发展,没有文化力的支撑是不行的。江苏经济的国际化显然无法例外。因此,适应江苏经济国际化要求的教育国际化必须为各级各类教育确立具体的目标和要求,培养能够输出中国文化的中国人,为经济国际化提供人才支持。这样的教育才有国际化的品质。
三、以教育系统内外的协调发展为生态目标,实现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和谐发展
教育的协调发展,就教育内部而言,要求统筹教育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统筹区域和城乡教育,统筹教育改革、发展和稳定,实现教育公平;就教育的外部而言,要求统筹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这种教育内外部的协调发展,是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生态环境。没有教育的协调发展,也就无所谓教育自身的全面发展;没有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教育发展将失去目标、迷失方向,无法不断丰富内涵、提升层次。因此,重视教育内外部协调发展这一教育生态的建设,不仅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教育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教育内部协调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搞好上述“四个统筹”。要在综合考虑教育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充分反映区域和城乡教育公平要求,处理好教育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的前提下,统筹协调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目标是构建现代教育体系。这是我国教育发展鲜明的目标定位。以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到2000年“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为标志,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十分明确:建立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为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培养人才、作出知识贡献。在这方面江苏也不例外。“九五”、“十五”两个五年计划教育的发展目标是,以推进教育现代化为基本途径,努力构建适应江苏“两个率先”要求的现代化的国民终身教育体系。不过,在构建这一体系的基本途径——各级各类教育的统筹协调发展工作显然还有很大空间。幼儿教育在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三方面始终未达成共识的体制选择中,失去了本应获得长足发展的时机和基础(如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重视、投资者的关注、已经有较高的学前三年入园率、在全国享有较高声誉的分布在全省各地的幼儿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等),上海等地开始构建0~6岁的学前教育体系之时,正是我省在幼儿教育发展模式的选择上举棋不定之际。作为国民终身体系标志性段落的老年教育,伴随我省进入老龄社会,尽管在发展社区教育的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是,由于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配置在这方面的资源有限,加上城市社区的教育资源极为有限,在街头巷尾散漫而各式各样扎堆的老年人已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城市尚且如此,农村就可以想见了。因此,“十一五”期间的教育发展,在把幼儿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尽快选定发展模式的同时,还应确定老年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体制机制、保障措施,其他各级各类教育则应按已设的轨道发展、提高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