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双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内外双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学质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近年来,我校从持续提高教学质量的发展观出发,针对不断变化的各种因素,不断优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围绕人才培养质量,根据高职教育的办学特点和学校的自身实际,探索出“内外双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几年的运行,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内外双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内涵及特点
“内外双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学校以教务处、系部为主体,以教学检查办公室为主导,形成分工明确、协调配合的内外双线监控网络。其中,内线监控,是指教学管理系统内自身的监控;
外线监控,是指教学管理系统外来自于第三方(我校为教学检查办公室)的监控。外线监控系统的建立,使我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更加完整和规范,使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和关键环节在人才培养全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是对内线监控系统的一个有效补充,是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二、内线监控系统所面临的问题
随着学校内部二级管理体制的推行,校、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的内线监控系统逐步形成,这是一个集决策、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闭环控制系统。教学校长负责全校的教学质量工作,系部主任是各系部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逐步形成了学校以宏观、重点监控与评估为主,各系部以日常监控为主的运行机制。
然而,这个闭环控制系统在对教学质量监控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逐步显现出若干弊端。主要表现为:
1.教学质量监控力度不大。“内线监控”中由于“决策者=执行者=监控者”,因而在决策时,不可避免地会比较多地关注执行的难易问题,从而使得决策内容的先进性和创新性大打折扣;
而将“执行”和“监控”集于一身,“监控”力度也会逐渐弱化,“监控的板子”往往是高高举起,但轻轻落下,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
2. 教学质量监控范围不宽。系部之间缺乏配合和联动,大家各扫门前雪,缺乏全局意识。而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绝不是只通过一个系部的努力就能办到的。
3.教学质量监控标准不同。在校级二级管理体制下,教学质量监控在各系部之间也出现了标准不同、尺度不一的局面。
“内外双线监控系统”就是针对“内线闭环控制系统”在教学质量监控上既“掌舵”又“划船”的弊端提出来的。
三、外线监控系统的建立及运行
(一)设立外线监控机构
2009年7月,学校设立教学检查办公室。该机构成立之初,学校就明确了该机构的性质,即作为教学管理系统外的教学质量监控机构,代表校长行驶监控权。这是我校在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方面的一次创新。在所创设的“内外双线监控”的新机制中,它属于外线(即系统外)监控,担负着两大主要职能:即通过“督”发现问题;
通过“导”解决问题。
1. 通过“督”发现问题,主要包括督教、督学、督管的职能。
2. 通过“导”解决问题,是指除督教、督学、督管等常规督导外,还应突出指导、帮助、服务、咨询等职能,包括听课督导、专题督导和专题调研等。
(二)外线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主要特色
1. 建章立制,督导工作,规范有序
通过整理、完善和修订等不同方式,重新规整、建立了一系列有关教学检查方面的规章制度,对教学检查工作涉及到的主要工作程序、工作内容等做出明确规定,从制度上保证了教学检查工作的平稳切入和规范介入,并在运行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修订。
2. 组建队伍,专家遴选,不拘一格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队伍建设是一切工作科学开展的根基和保障。在组建教学督导队伍,进行督导专家的遴选时,学校决定打破常规,让真正熟悉职教理论、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人员参与督导。因而,教学督导专家组的选择范围框定在三个部分:
(1)本校资历较深,教学经验丰富,教学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并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在职中老年教师;
(2)在年度教师考核中获得“首位奖励”的教师;
(3)不同层次的兄弟学校中教学管理经验丰富,并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的教师和教学管理干部。
3. 督导听课,以导为主,以评为重
听课评课是教学督导的主要工作之一。按照督导专家的业务特长及相关性原则,将督导组成员按照专业大类分成了四个督导小组,每组均有专人负责。各组组长负责听课计划的安排,干事负责全校计划统筹及日常事务,从组织上保证了督导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督导听课分为计划听课和随机听课两种形式。
计划听课:2人一组听课,听课对象包括:
(1)近三年新引进教师;
(2)系部主任和教研室主任;
(3)教学检查过程中发现存在问题的教师。
听课后提供书面评价意见,每周上交归档。如果出现教学异常情况,则于听课当天上报归档。计划听课任务必须保证100%完成。
随机听课由教学督导员单独进行,听课对象为除计划听课对象以外的全体任课教师。
所有教学督导听课均不事先通知任课教师。
听课后分不同层次进行不同程度的交流和反馈。。
4. 动态监控,及时反馈,注重落实
(1)日常巡查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风、教风为重点,对全校的教学管理常规运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以及校外专业认知实践等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核实、如实记录和反馈,定期编写《日常教学检查情况通报》。通报全面、详细、准确地反映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利用教学联席会议平台,通报教学检查结果,提请联席会议研究教学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具体实施方案,并再次进行检查落实和反馈,直至问题得到解决。
(2)阶段检查
每学期开学前一周重点检查开学前的各项教学准备工作及教学设施情况,包括教材、实践教学场地、教室、实验室的完善情况和教师到位情况等。通过检查,确保教师、教材、教室“三到位”。
开学第一周重点进行教师的教学文件准备情况、课表执行情况以及教学秩序的检查,确保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
期中教学检查主要是评教评学工作,其他诸如教案、讲稿、作业批改、教学进度检查等都是在督导听课的过程中同步完成的。即在督导听课的过程中,教学督导员必须同步检查被听课教师的全套教学文件,这也是我校督导工作的一个创新点。
期末教学检查重点为期末考试工作。对校考和系考、开卷和闭卷、纸质和上机考试等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考试,就试卷准备、考场安排、考风考纪以及质量评价等情况展开全面检查。
5. 评教评学,校本研发,创新形式
(1)专项座谈和专项调研
专项座谈在组织和形式上都有所创新。采用大型座谈会与小型教学质量调研会相结合的办法,相同年级、相同专业在一起,促进同专业不同班级学生之间信息的有效交流,让参会学生都有充分发言时间,使得调研的内容更集中,更能反映问题。
在座谈的同时,参会学生还当场填写调查表。调查内容依据学校的专项活动而有所侧重和变化。
(2)校本研发与网上测评
学生评教和教师评学工作方法不断创新。通过主动与教务处网管教师合作,就评教评学测评等问题,提出测评软件研发要求,为评教评学搭建现代化平台,由过去的纯手工操作变成现在的网上操作,大大提高了测评的效率、准确度和公平性。
6. 专项督导,发挥导向功能
开展专题督导和专题调研,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为学校教学工作决策提供依据。
(1)在省、市级 “五课教研”“两课评比”的各项评课和磨课活动中,发挥专家指导作用;
(2)在省、市级组织的各项教学工作视导、评估(省级示范专业、品牌专业、课改示范基地、“三个规范”等)中,发挥导向功能;
(3)参与新进教师的试讲听课和评议工作;
(4)参与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讨论和修订工作;
(5)参与新设专业的论证工作;
(6)参与实训基地的新建及扩改建方案的确定;
(7)参与精品课程建设、教学成果、教改立项的评审等工作。
四、“内外双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效果
“内外双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充分调动了教、管、学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教风、学风的根本好转。
(一)学校的质量监控意识不断加强
“内外双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两年来,学校的教学质量监控意识正在不断巩固和加强。教学质量监控逐步做到了“八有”:有领导、有组织、有人员、有制度、有实施、有经费、有效果、有反思。“课堂教学”已成为教学的中心环节与稳定要素,齐抓共管、融入课堂、引领课堂、培育课堂的氛围已基本形成,全校上下对课堂育人的重要性有了普遍认同感。
(二)教师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
通过强化教学质量形成过程的监控,使得教师工作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在诸如教案的书写与签字、教师的课堂考勤与管理等方面,均体现出了操作行为的规范化、执行过程的程序化和工作结果的标准化。“内外双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有效运行,起到了增强教师责任意识的积极效果。
(三)教学秩序得到进一步稳定
“内外双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运行,提高了教师对教学质量重要性和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必要性的认识。通过对教学工作的目标、过程和结果的强有力监控,确保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和良好教学秩序的形成。
特别是一年一个专题活动(即2010年的“优化教学秩序,打造优质课堂”,2011年的“抓规范,迎视导,促管理,上水平”和2012年的“打造魅力课堂”)的全面展开,使得教学秩序持续稳定,一直困扰学校发展的几个老大难问题得到初步解决。比如:学生大面积缺课问题和学生的非学习行为问题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教学设施管理以及停课实训班级的配套管理问题得到了进一步重视,全校的教学秩序有了根本好转,学生的非学习行为开始明显减少,校风、学风有了可喜的变化。
(四)办学声誉和社会影响力明显提升
近年来,我校接受了多项评估检查,评估专家对我校“内外双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实践证明,教学质量来自于教师在工作中的全身心投入,取决于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得益于“内外双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科学构建与运行。只要在政策上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制度上明确要求教学工作质量,标准上科学体现教学工作质量,方法上有利于教学工作质量,学校的人才质量水平就一定能够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