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热”与教育吉尼系数
作者简介: 贾文红(1968- ),女,江苏淮阴人,淮阴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摘 要: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不同学校之间的教学质量存在着客观差异,以及人们对优质教育的追求等原因,致使义务教育阶段出现了择校现象,而且在近年来愈演愈烈。“择校热”是把教育资源商品化的一种体现,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和分布的不平衡造成的,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我国教育吉尼系数的居高不下。
关键词:中小学择校;教育吉尼系数;人力资本
中图分类号:G4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7)11-0054-03
一、“择校热”与我国教育吉尼系数分析
(一)中小学择校的主要方式表现为:1.以分择校,是指按照考试分数选择学校,高分学生进入高质量学校就读。这一方式带有明显的精英教育色彩,易于导致“惟分是举”的应试倾向,加剧学生间的应试竞争,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与我国目前提倡的素质教育相抵触;2.以权择校,是指采用行政命令强制择校的方式。目前我国部分学校领导和教育行政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凭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地区垄断,出卖优质教育机会,这种以权钱交易为特征的择校就变成了部分特权人士“寻租”的工具。以权择校的出现是教育法规和政策不健全的结果,是教育腐败的表现;3.以钱择校,是指根据市场经济“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以货币支付能力作为择校的依据,支付货币越多享受的教育质量就越高。由于是以货币支付能力作为择校依据,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便处于不均等的竞争起点上,使本身作为弱势群体的低收入家庭学生希望借助教育改变命运,实现阶层转移的希望破灭。这就把教育系统之外的不公平引入教育领域内部,而基于经济不平等的教育不公平,极大地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教育的公平分配与教育吉尼系数。研究各国的教育分布格局,可以发现,随着平均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教育吉尼系数会下降,一些专家对20个国家的教育成就进行了估算,发现在教育分布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韩国在教育覆盖面方面扩展最快,教育吉尼系数也降得最快。从1970年至1990年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吉尼系数来看,韩国的教育吉尼系数从0.51降到0.22;印度的教育吉尼系数从0.80降到0.69;而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秘鲁和委内瑞拉的教育吉尼系数都有缓慢的上升,显示这些国家的教育不平等呈增大趋势。我国近几年日益火爆的中小学“择校热”,是教育过度倾斜的扭曲性分配,这种公共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加剧了教育机会分配的不平均,恶化了教育吉尼系数。我国自1970年以来,教育吉尼系数一直在0.42-0.60之间波动。
(三)“择校热”带来的弊端。主要表现在:1.择校违背了义务教育公平原则,阻碍了区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择校引发的生源不正常流动,使招生计划无法落实;2.择校引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规范的办学行为。一些学校将一部分“优生”集中起来编入快班,配备好教师进行“因材施教”,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3.择校进一步拉大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源和经济收入的差距,加剧了基础薄弱学校的办学困境;4.择校增加了许多家庭的负担,引起了人们对社会公平体系的怀疑;5.择校造成对弱势群体人力资本投资的严重不足,影响构建和谐社会。
二、“择校热”现象的原因追问
要有效遏制中小学的“择校热”,使教育吉尼系数趋于好转,必须探究这种现象后面的原因:
(一)人们对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求与社会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变得日益强烈,对子女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不惜一切地为孩子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另外,在追求平等和效率的现代社会,教育在筛选社会分层及职业分工方面的作用增强,因此,在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家长都在千方百计地为孩子寻找一所更好的学校。
(二)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发展中国家平均教育投入占GDP的4.2%,而我国教育投入仅占GDP的2.66%;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教育经费是42美元,我国仅占12.96美元,是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1/3。我国是用占世界1.18%的教育经费来培养占世界18.45%的学生。其中,基础教育是用占世界0.78%的经费来培养占世界19.8l%的学生,生均投入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5。尽管我国政府一再强调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但现实中我国公共教育经费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直到目前为止也没达到4%的目标。
(三)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在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办学条件、经费负担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首先,东部发达地区同中西部不发达地区之间差距明显;其次,城乡教育经费差距明显;第三,校际之间差距导致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问题愈演愈烈。学校之间的差距包括不同地区学校之间的差距,也包括同一地区学校之间的差异。前者是上述地区差异、城乡差异的表现。同一区域学校之间的差异在城镇表现突出,即同一个县镇甚至同一个城区,办学条件差异巨大的薄弱学校、一般学校、重点和示范学校并存。学校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的直接原因是政府长期实行的非均衡发展政策。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重点学校制度到现在的示范学校建设,实际上都是政府的主动选择。重点学校制度在早期对提升我国的教育水平,特别是提高教育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教育发展有了相当基础的今天,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已经远远大于其积极作用。
(四)陈旧的人才观、教育观仍有较大的影响。现行的大多数中小学在很大程度上仍在施行“应试教育”,视高分学生为人才,片面追求升学率,升学率成了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唯一依据。在这种人才观和教育观的影响下,必然导致“应试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一些不良现象的发生,择校正是这种观念的产物。
(五)教育主管部门对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政策执行不力也助长了择校现象。我国目前的“就近入学制度”在实施时没有按照国家意图很好地执行下去,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这股“择校热”。择校费的收取形成了所谓的“择校经济”,减轻了教育财政压力,教育主管部门也借机从择校费中抽取部分“贡金”留做他用,就和学校之间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学校尽力择校以求双方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种不规范行为成为择校现象出现的温床。
三、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中小学“择校热”
解决择校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创造出足够多的高质量教育机会供给,从根本上解决高质量教育的供求矛盾。在当前条件下,应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中小学“择校热”,把需要与可能、公平与效率结合起来。
(一)积极改善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完善教育财政政策公平性。义务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在发展教育中优先保证义务教育经费的充足和到位。首先,要提高义务教育经费在三级教育结构中所占教育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尤其是加大对一些薄弱学校的改造和扶持;其次,要大力提倡和鼓励社会和民间力量办学,减轻国家财政压力;再次,积极试行“名校转制”。“名校转制”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改革思路,政府原则上不再对其投资,由学校依托名优教育资源进行自主经营,自办自养,因而名校转制可以减轻政府办学和管理的压力。
(二)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基础设施。我国教育资源紧缺、配置不均衡是引发择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这种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是由于政府划分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造成的。因此,国家必须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支持,教育经费不采用地方划拨的形式,而可以根据学校注册入学的学生人数而定,对各学校平等投资,以保证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学生流动的可能性,使学生不受家庭背景、居住地等客观原因的限制,接受同等优质的教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不平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