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信文档 >  承诺书 > 内容

西学东渐下的宫殿式建筑遗存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28 06:11:20     阅读:


  关键词:京师图书馆 广化寺 居仁堂 文津楼 永乐大典
  中国国家图书馆自成立以来已有百年的历史,她的产生、成长、发展和壮大与中国一个世纪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紧密相连。从京师图书馆到文津街北京图书馆,再到现代化的国家图书馆一、二期新馆,这一系列变化也见证了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历程。一个世纪以来,国家图书馆在引领和推动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在搜集和保存中国文献典籍和世界文化遗产,在传承文化、服务社会诸方面,承担了应有的历史重任,发挥了重要社会职能,使百年国图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殿堂。
  图书馆的历史沿革
  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前身是建于清代的京师图书馆。20世纪初,在变法图强和西学东渐的背景下,有识之士力奏清政府兴办图书馆和学堂,以承扬民族文化,吸收先进科学。1909年(清宣统元年),清廷重臣张之洞执掌学部,奏请设立京师图书馆。同年9月9日,宣统皇帝御批兴建京师图书馆,由学部主持在什刹海北岸鸦儿胡同的广化寺筹备建立,四品翰林院编修缪荃孙为首任监督但由于清末政局不稳,难以重视文化事业,因此直到清帝逊位之日,京师图书馆始终没有正式接待过读者。
  民国政府成立后,京师图书馆由北京政府教育部接管,并将其改名为国立京师图书馆。任命江翰为京师图书馆馆长,继续筹备开馆。1912年7月,江翰呈报北洋政府教育部的京师图书馆阅览章程十八条获得批准,同年8月27,日正式对外开放。1912年8月27日,京师图书馆在广化寺开馆。当时藏书5424部,151375卷,52326册,其中善本880部,28412卷,10822册。1913年2月,江瀚调任他职,教育部派社会教育司司长夏曾佑负责兼管京师图书馆,在夏曾佑不能莅馆主持馆务的情况下,京师图书馆的管理之责,由教育部佥事、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周树人(鲁迅)负责管理。1913年lO月,因广化寺馆舍狭隘潮湿,不宜存放图书,且地址偏僻不便阅览,教育部决定改组、迁移该馆。1915年6月,教育部议定原国子监南学旧址为京师图书馆新址。京师图书馆从此开始建立规章制度、接收典籍等相关筹备工作。1917年1月26日,该馆在安定门内方家胡同清国子监南学旧址开馆。在鲁迅负责该馆工作期间,1917年4月,该馆获得接受国内出版物呈缴本的权利,并入藏了《永乐大典》残本和文津阁藏《四库全书》。
  1925年10月22日,教育部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签订《合办国立京师图书馆契约》,同年11月5日,成立了以范源濂为委员长的国立京师图书馆委员会,任命梁启超、李四光为正副馆长。1926年10月,教育部通知将京师图书馆更名为国立京师图书馆,并对机构进行了调整,改图书、总务两部为总务、采访、编目三科,奠定了图书馆的业务基础。
  1928年6月,北伐成功、南北统一后,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北京改称北平。国立京师图书馆奉大学院令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陈垣等5人组成国立北平图书馆筹备委员会。委员会选定中海居仁堂为图书馆新址。
  1929年,国立北平图书馆在居仁堂举行开馆典礼。开馆后废除了购券阅览和周一闭馆的制度,长年开放。1929年8月,北平图书馆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建立的北海图书馆合并,接受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资金支持,归国民政府教育部领导,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举行第三次常会上推举蔡元培、袁同礼为国立北平图书馆正副、馆长。这一时期,国立北平图书馆开始独立行使国家图书馆的职能,直到1933年在南京建立了国立中央图书馆,后者与北平图书馆一同行使国家图书馆职能。
  1931年,在文津街北平图书馆新馆落成(即今国家图书馆分馆)。文津街新馆是当时远东最先进的图书馆之一,共耗费银元二百四十余万元,皆来自退还的庚子赔款,占地面积七十六亩,建筑外观是华丽的中国传统宫殿式结构,内部设施则全部为当时最先进的西式设备,较之美国国会图书馆决不逊色。有学人记载“单是它那中央大厅两侧下楼梯的卫生间,铺地六角小瓷砖,外面看不到里面,里面能看到外面的窗玻璃,一色都是美国货,比北京饭店的还讲究”。新馆的落成,不但在国内外图书馆界与建筑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改变了国立北平图书馆馆无定所的局面。此后,国立北平图书馆的人才培养、馆藏建设、目录索引编纂、学术研究成就卓著,在国家图书馆发展的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文津街新馆的落成(现为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使之成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最先进的图书馆。据了解,先后参与筹划开馆和主持馆务的主要有徐坊、江翰、夏曾佑、鲁迅、梁启超、陈垣、马叙伦、蔡元培、袁同礼和李四光等。
  当时的北平图书馆下设二会八部,分别为:购书委员会、编纂委员会;总务部、采访部、编纂部、阅览部、善本部、金石部、舆图部和期刊部。馆藏书籍包括中文、满文、蒙文、日文、西文普通书籍逾四十万册;宋元明清刊本、写本、抄本古籍逾三万册;金石拓片逾八千幅;舆图八千余幅,旧藏地图绫绢纸奉六十多幅,一百四十多册;此外还有寄存图书六千余种三万余册。其中包括了文滓阁《四库全书》六一四四函,三万六干三百册等珍贵收藏。另有藏文甘珠尔经六百种,版五百块。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北平图书馆是免费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市民无需交纳任何费用,只需每次在图书馆入口处领取具有借书证性质的门牌就可以在图书馆中任意借书阅览,但并不提供外借。另外,图书馆对进馆读者的衣着有着严格的要求,读者必须穿中式长衫或者西式衬衫西裤并衣着整洁方可入内,否则就要被挡在图书馆的大门之外。
  正当国立北平图书馆蓬勃发展的时候,“九一八”事变爆发,华北局势日趋危急,给图书馆事业投下了浓重的阴影。为国家珍贵典籍免遭不测,国立北平图书馆奉命将善本古籍装箱南运,并开始了艰辛曲折的馆务搬迁。在抗战八年的艰苦岁月中,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务中心南移,在上海、长沙、昆明、香港、重庆设立办事处。1939年12月,昆明办事处升格为馆本部。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坚持馆务,发展事业,负责监护南运藏品,继续搜集西南地区文献和抗战史料。抗战胜利后,返回北平,恢复馆务。主要工作是对原有藏书进行清点和进行一定规模的藏书建设。
  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北平,人民政府接管了国立北平图书馆。同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平图书馆移交文化部,更名北京图书馆。1951年3月27日,文化部批准了《改造北京图书馆方案》,首次明确了其方针、任务,使北京图书馆从为旧中国服务的文化机构,改变为服务广大人民的国家图书馆。1953年4月,冯仲云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任馆长。1987年,北京图书馆新馆在白石桥路(今中关村南大街)落

《西学东渐下的宫殿式建筑遗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西学东渐下的宫殿式建筑遗存.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