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信文档 >  意向书 > 内容

论现行教育政策环境下民办高校的自我调节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0-19 06:10:19     阅读:


  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在历经近30年的沉寂后,在中国大地上重新焕发的蓬勃的生机,截至2007年3月,全国民办高校总数已经达到295所,在校学生280.5万人;独立学院318所,在校生146.7万人。[1]民办高等教育己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也在逐步优化,国家频布的一系列政策法规既对民办高等教育事业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提供了方向性的路线,又为其发展定下了权威性的规范,提供了强制性的措施。
  
  1 我国民办高校发展当前面临的主要政策障碍
  
  当然,任何一个时代的教育政策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政策偏差所产生的问题是各个时期的政府和她的人民都要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难题。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空间、环境、土壤尚不完全成熟的条件下,某些政策缺失又成为民办高等教育继续发展的障碍,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 政策制定中的问题。首先,国家在制定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政策上,缺乏长远考虑和整体规划,对问题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根据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所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所做的补救性政策。这样难免会使人觉得民办高等教育政策不可捉摸,造成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起大落,从而影响到民办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其次,法律法规条文模糊,缺乏可操作性。在对民办学校的产权认定上,对举办者私有产权的界定不明晰,范围也太窄;虽然指出允许取得合理回报,但对合理回报的取得比例也未做明确规定。最后,政策缺乏对民办高校政府资助的规定,我国目前的大部分民办高校主要还是靠学费支撑办学的,高额的学费一方面使家庭难以承受,也极大地影响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2 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尽管国家对民办高等教育给予了法律地位上的保证,但由于缺少专门的负责机构和配套的实施细则,重制定、轻落实,对民办高等教育办学行为有法不依的现象仍然严重,教师职称管理、学生助学贷款、税收优惠政策等规定留于文字化而得不到有效地落实,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存在诸多不平等现象;此外,不同地方政府在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落实、机构职能协调,执行效率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
  1.3 政策评估中的问题。及时有效的监督检查是教育政策有效执行的重要保证。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单独针对于民办高校的评估体系,一直沿用与公办学校相类同的评估目的、原则和标准,没有考虑到民办高校的发展特点和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地位与作用。对民办高校的评估管理也是由不同的行政部门负责。另一方面,社会对民办高校进行监督的渠道尚不完善,由于缺乏权威性的民间中介机构,使得我国的民办高校总体上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机制难以真正建立,也不利于政策的有效执行。
  
  2 在现行政策和教育环境下如何求得民办高校的自我发展
  
  尽管现行的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对其发展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限制,但政策的适用不可能一蹴而就,它的演变和完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我国现行的教育大环境中,以公办教育为主、民办教育为辅的局面也不会轻易改变。因此如何在现有政策和教育环境下自我完善,创新求变,就成了民办高校欲求长期生存发展的当务之急。
  2.1 办学理念转变。办教育,求什么?这是民办高等教育举办者应当首先考虑的问题。《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按照公益事业的原则开展活动。就其盈余分配而言,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的必要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此处应该明晰,盈利和合理回报是两个全然不同的概念。因此民办高等教育举办者投资办学,就不可能象投资民办企业一样。教育不完全是产业,不能以盈利为目的,如果强调盈利,就会走偏。民营企业办得不好,也就是赔钱。但民办高校办得不好,那就不是这么简单,会影响一个人的成长,危及一大群人的利益,最终不得不惨烈退出教育舞台,这一点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不乏样例。
  而对于合理回报而言,其得以实现的前提是能够获得“办学结余”;对于出资人从办学节余中应获得的回报比例,《民办高等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对其进行了诸多的限制,要求根据三个基本因素进行确认:①收取费用的项目和标准;②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和改善半学条件的支出占收取费用的比例;③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众所周知,高收费是生源的最大障碍,维持教学的支出也必不可少,因此想通过提高费用标准和减少教学支出来获取“回报”显然是不明智的。但如果能够通过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合理回报的比例,既满足了社会利益,也完全符合举办者的利益,获取一举两得、长线发展的最好结果。在开放的市场中,通过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就业率的提升,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增强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适当提高学费标准,有效改善教学投入,持续提高教学质量,获得奖励性的合理回报……如此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2.2 学校定位适当。民办高校究竟应该在哪个层次上发展,这在政策上没有明确规定,也是民办高等教育举办者值得考虑的。国家允许办学条件较佳、资金雄厚、质量良好、发展前景优秀的民办高校提升办学层次。截至2007年5月,全国已有30所民办普通本科学校。目前根据教发〔2006〕17号《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有众多独立学院、高职高专正在积极要求转设和升本。当然,要求层次上的提升,是民办高校为长远发展的合理规划,但就学校本身而言是否具备升格的条件,是否有必要在竞争激烈的角逐中耗费过多精力是值得举办者深思的。相对于旨在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公立高校而言,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和社会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急切的需求中,民办高校办学者应紧紧抓住与企业关系密切的机会,发展优势教育,创立职业品牌,以就业优势促进学校发展。当然,并不是说反对所有民办高校的升格,对于那些有条件的且已经基本完成了以规模扩张和校园建设为主的第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学校,应该鼓励其向提高质量和注重内涵发展的第二发展阶段转变,但建议其进行必要的积累和选择适当的时机。
  2.3 管理模式创新。由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特殊发展历程,民办高校的内部管理尚存在不规范和经验化的倾向。大多数民办高校具有家族化管理、企业化经营、组织结构公司化和机构职能多重性等特点。因此必须加大民办高校内部管理改革,强化民主管理和学术管理机制,协调好民办高校与师生之间的权力关系,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2.3.1 民办高校办学在业务上应接受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与监督。国家教育部于2007年2月颁布的《民办高等学校管理若干规定》中第25条要求加快建立对民办高校的督导制度,由省级教育部门向民办高校委派督导专员,对民办高校的办学行为和质量进行监督引导。这是强化政府管理的手段之一。从表面上看,这一政策的发布似乎增加了民办高校的复杂性,对办学自主性造成了威胁。但从长远看有利于促进民办高校内部自律机制的形成,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民办高校要妥善处理督导引导与自主办学的关系,允许督导专员参与学校重大事项的研究讨论,吸取更多意见和建议,但要防止其操纵学校内部事务,更不能凌驾于学校之上;应充分利用督导资深教育专家的资源,主动协调与当地政府、社会服务机构的关系,并通过督导及时反映民办高校的呼声,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
  2.3.2 逐步完善民办高校领导体制,创新教育模式。应借鉴和吸收西方私立大学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和本校实际,探索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目前民办教育机构内部管理体制主要有七种,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民办高校领导体制较为理想的制度选择。企业家投资,教育家办学,以企业的敏锐触觉了解社会和市场动态,坚持以市场定专业,将市场急需的技术需求反馈给学校,融入教学体系,以规范化的教学管理培养素质全面的专业人才,满足个人及社会的利益。民办高校也要充分利用企业的市场优势,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定制培养,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无缝链接。
  2.3.3 加强民办高校的质量建设,质量保障体系既要符合国家评估要求,也要彰显学校特色。今年年初,教育部连发1号、2号文件《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足显其为加强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力度和决心。对于生源质量和师资条件普遍落后于公立高校的民办大学而言,如何建立适合本校的质量保障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家对民办高校评估体系的设置主要还是以公办高校的标准为主,各省对民办高校的评估和检查主要还是着眼于学校的举办条件、资产标准和办学规范性上,对教学质量只有低线要求。换句话说,国家只对民办高校的合法性、规范性进行严格控制,民办高校如何提高生源质量、促进就业就要靠你学校自身的努力了。因此,民办高校要生存要发展,要在争夺生源大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要培养出高素质的毕业生,创出自己的品牌与特色。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建立质量保障体系,而这个体系不仅要符合国家的评估标准,同时还必须与本校实际情况和办学目标相结合,基于国家标准,同时又要高于国家标准,才能保证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2006年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教育部官方网站2007年3月统计数字
  收稿日期:2007-11-22

《论现行教育政策环境下民办高校的自我调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论现行教育政策环境下民办高校的自我调节.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