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信文档 >  求职信 > 内容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8《兰亭集序》教案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21-03-31 18:13:36     阅读:

兰亭集序 一、概述 1、课名:《兰亭集序》 2、本节课所需课时为1课时,40分钟;

3、《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为兰亭雅集饮酒赋诗所结诗集所作的序,文章既完全切合一篇诗集序言的要求,又是山水游记的佳构,还代表性地表现出了魏晋名士的生命意识。这三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兰亭集序》成为千古名篇。这篇文章不仅可以给学生自然美、艺术美的享受,又可以引发学生对如何看待生命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说出文言实虚词的含义,并能够列举出相应的文言词句;

(2)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结合、以散为主的特点和意义,并能够正确识别出四六骈句。

(3)能够正确流利的背诵课文;

(4)能够欣赏其他古代散文,归纳出它们与本文的异同。

2、过程与方法 (1)在朗读的基础上品味语言、体味情感,体会并学习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清新的风格以及书序的特点。

(2)感悟文章的韵味和节奏,体会作者在文章中乐—痛—悲情感变化中的生命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理解作者关于生死的慨叹,把握作者对生死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写实事,不宜空谈玄诞之意。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通过书下注释和查阅词典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对生命和人生有了自觉的意识和反思。但对于鉴赏品读古代散文的语言和情感,学生还需要一定的引导。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创设情境:通过反复诵读,为学生进一步品读文章语言、品味作者情感铺垫。

析文品情:重点体会作者在文章中乐—痛—悲情感变化中的生命意识。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l 专门为这节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l 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过程 (一)“书法”引入,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展示《兰亭集序》书法作品,介绍关于书法作品《兰亭集序》的相关资料。

学生活动:欣赏《兰亭集序》书法作品,了解《兰亭集序》的故事,产生阅读兴趣。

设计意图:作为文章的《兰亭集序》和作为书法作品的《兰亭集序》可谓“双绝”,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由于王羲之的书法艺术登峰造极、震烁古今,他在书法上的成就也就多少淹没了他在文学上的名声。所以学生知道王羲之的书法成就多于知道王羲之的文学造诣,了解王羲之书法作品《兰亭集序》多于了解文学作品《兰亭集序》。所以在《兰亭集序》这一课的教学中,以“书法”来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进一步了解作品的好奇心,同时又可以用书法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生命意识”比照课文,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死生亦大矣”的人生感慨。

(二)疏通字词,反复诵读。

教师活动:(1)指导学生通过书下注释疏通字词。

(2)指导诵读。范读;
指导学生齐读、个读;
诵读指导。

学生活动:(1)疏通文章字词,为进一步诵读和理解文章奠定基础。

(2)默读——听读——跟读——大声诵读,并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设计意图:
疏通字词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础,是进一步理解和鉴赏文章的必要准备。文言诗文音韵和谐,适于诵读。而且反复的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初步感受文章在形式和语言上的美,并可以体会文章中表达的情感及其变化。可以说,诵读是语文学习特别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环节。

(三)品读写景记游部分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第一、二自然段,把握作者对“兰亭雅集”的描写,体会这种描写突出了环境和集会怎样的特点。

学生活动:(1)细读第一、二自然段。

(2)找出作者对“兰亭雅集”的介绍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环境、事件、天气、感受等方面,并能体会其中作者对环境和集会的描写有着“雅”的特点。

设计意图:写景记游部分是作者抒发人生感慨的基础,也是写序的背景。对这次集会以及作者在对集会的描写介绍上的情感倾向的体会和理解是进一步理解王羲之后面所表达的生命意识的基础。对这一部分的细读也可以培养学生梳理文章、把握文章层次的能力,以及把握景物描写中的作者情感的能力。

(四)品文析情,探究“生命意识” 教师活动:
(1)指导学生说出文章中作者情感的变化(乐—痛—悲)。

(2)指导分析文中“信可乐也”关于“乐”的具体内容。

(3)指导学生分析“岂不痛哉”关于“痛”的原因。

(4)指导学生完成对作者之“悲”中的生命感慨。

学生活动:体会文章中作者情感的变化,分析这种变化的情感流程,体会作者的生命意识并能进行适当评价。

设计意图:品析文章的情感表达,探究作者的“生命意识”是本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鉴赏的关键。理清作者情感线索,学生结合自己对人生、生命的理解以及作者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情感流程,体会千古同悲的生命意识。这样的设计可以提升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探究的热情。

(五)扩展探究,品鉴升华 教师活动:(1)提示并展示历代文人表达生命意识的诗句文句,引发学生对生命之悲的理解。

(2)展示王羲之书法作品,帮助学生理解艺术是人们展现生命力,以创造对抗生命短暂的努力。

学生活动:回忆历代文人表达生命意识到诗句文句,通过对艺术的欣赏理解千古同悲背后的艺术创造力。

设计意图:学生容易理解“生命短暂”的悲哀,但这是远远不够的。理解通过创造对抗生命之悲是重要和必要的。这一点通过对具有永恒生命力的艺术作品的欣赏,通过直观的体会就可以达到。

七、教学评价设计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此为其故迹,信然邪? 王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及者,岂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l.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的人的名字是( ) A.王君盛 B.王君 C.王盛 D.王教授 2.“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中有三个“其”字,下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指王君) 他的(指王羲之) 这些 B.还是 他的(指王君) 学舍 C.大概 这些 那些 D.莫非 他的(指王羲之) 那些 对下列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虽一能不以废( ) A.即使只有一点才能,也不愿被埋没掉。

B.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肯把它埋没。

C.虽然有才能,也不应虚度光阴。

D.虽然始终如一,也不半途而废。

4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 A.况且这思念着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流传下来的好风气,影响到后世,又该怎么样呢? B.况且我认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遗留下来的德行和思想表现在后世,又该怎么样 呢? C.况且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流传下来的教化和精神影响到后世,那又会怎么样呢? D.况且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流传下来的德行和思想被后人继承,好不好呢? 参考答案 1.C 2.D 3.B 4.C 设计意图:文言文阅读训练,考察学生文言文基础知识与文言文阅读能力。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8《兰亭集序》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8《兰亭集序》教案.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