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学科建设思想对地方师范院校的启示
摘要:重温陶行知学科建设思想得到的启示是:地方师范院校学科建设一定要坚定不移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坚守教师教育特色;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学科队伍建设;转变“官”念强化服务,营造良好学科环境。
关键词:陶行知;学科建设思想;地方师范院校
师范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陶行知先生对师范院校学科建设虽然没有专门论述,但在他的著作、言论中却不难看出他对学科建设的真知灼见。这些真知灼见对我国地方师范院校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坚守教师教育特色
在学科发展定位上,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师范教育要面向农村,为农民服务,为农业服务,教育要与农业携手的主张。1926年,他在《中国乡村教育的根本改造》中指出,师范教育要“另找生路”,“就是建设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1]60在学科和课程设置上应与农村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在学科体系建设上,他认为师范院校必须十分重视教育学科的建设,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十分必要。他说:“教育在先进国里是一门专门科学,非专门人才不能去办。”[1]291他重视教育学科的科学化,他认为教育学不应该是“意见学”,为了发展教育科学,1928年在全国教育会议期间,他提出“由大学院设立教育研究所,聘请专门人才,分工研究,所中大部分工作,是要研究试验中小学教育的。”这是因为“中小学教育,为国家根本大计。必须运用科学方法,分析研究,实地试验,方能免入歧路”。[1]641
在学科方向凝练上,他提倡“自新”、“常新”、“全新”。“自新”强调师范教育应扎根本土,坚持中国时代特色。陶行知指出,要真正发展“新师范教育”,我们的师范教育就不能是“从头脑里空想出来的”,也不能是“从国外运输进来的”,必须是“从自己的亲切经验里长上来的”[2]96。“常新”强调以发展的眼光完善师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做到“日日新”。“全新”强调以创新精神发展师范教育,开展教育研究;能够以试验的精神探索尝试、以教学做合一作为检验准绳,保证师范教育改革不仅在形式上创新,在精神实质上也要实现创新。
今天我们重温陶行知有关师范教育的思想,就是要明确现阶段教师教育在我国整体教育的发展中的重要性,地方师范院校必须坚持教师教育的特色,来满足国家整体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地方师范院校应该立足本省实际,在学术水平、师资力量等方面争取一流,努力为地方经济特别是地方教育事业发展服务,在学科发展定位上,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师范性,以教师教育为特色,这是师范院校的学科发展的优势,师范院校如果丢掉教师教育这个优势,是舍本求末。地方师范院校的特色就是教师教育、教育科学以及文理基础学科,这样的特色决不能削弱,而应该加强。为此,地方师范院校在学科建设指导思想上要确立“走进、研究、引领、服务”的思想。走进,就是要走进地方基础教育,培养地方基础教育所需要的人才;研究,就是要积极探讨、研究基础教育的理论前沿;引领,就是要引领地方基础教育健康发展;服务,就是要为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学科队伍建设
1923年,陶行知提出办理大学:“应该罗致第一流的导师,培养第一流的人物,创造第一流的学术”[3]22。他说“大学是造就学者和领袖的地方,不是剃度和尚的地方”[1]590。他强调办好一所大学,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有学问的教师;能听讲做笔记,而好学不倦的学生;还要有一个大学之道”[4]561。他还说“要有好的学校,先要有好的教师”[1]664。他进一步指出大学必须有大师即“第一流的教育家”,他们“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具有“创新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具有开辟精神[4]46。可见,陶行知先生认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等学校立校之基、强校之本,也是地方师范院校学科建设的必由之路。
学科建设靠的是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队伍,学校可以少一点大楼,但必须要有大师。地方师范院校师资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偏低,缺乏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等等问题仍然是制约地方师范院校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瓶颈。地方师范院校必须坚持以教师为本,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按照“引进、稳定、培养、提高”八字方针,“内扶外引”,稳住校内人才,吸引校外人才,同等对待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按照相对稳定、专兼结合的模式,建立稳定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使人才建设既有高原又有高峰,错落有致,梯次井然。
一要注重育才。对于地方师范院校来说,要立足现有师资,加大教师在职培养的工作力度。一方面积极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另一方面通过职称评审杠杆、设立特殊岗位津贴和科研奖励等机制,强化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只有立足地方院校实际,构建合理的学科人才梯队,把“人才”同“强校”连接起来,根据“有所为,有所先为”的原则,优先安排专项经费用于人才的培养,才能满足关键人群的需要,展开科学研究。二要注重引才。地方师范院校具有与重点大学不同的人才资源和不同的办学条件,学科建设的人才强校战略也不相同。在引进人才工作中,要坚持“软件工程”、“硬件指标”一起抓。软件中,抓观念转变,抓氛围营造,抓工作作风,抓服务质量;硬件中,抓指标落实,抓绩效奖惩,抓物质条件优化,抓人才待遇提高。地方高校只要有灵活的政策、务实的工作、优良的环境,同样能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把人才凝聚在一起,使人才队伍充满活力。三要注重用才。人才在于使用,要发挥其作用和特长,给他们创造优良的工作环境和出成果的机会。一是要形成人才竞争和激励机制,公平地对待每一位教师。二是要正确处理“显才”与“潜才”的关系,既要重视一些急需、紧缺的显人才,也要关心优秀、年轻、崭露头角、有发展潜力的潜人才,创造条件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脱颖而出。三是要讲究成本。人才引进的目的在于使用,然而有些院校在引进时不惜重金,一旦引进后便万事大吉,不管不问,或“大材小用”,或“另做它用”,甚至“引而不用”,这是不计成本、舍本求末的表现。
三、转变“官念”强化服务,营造良好的学科环境
陶行知先生认为大学要创造一流的学问,就要“创造学问之气候”。他说:“我们要学问长进,必须创造追求真理所必需的气候。”为了创造良好的“学问之气候”,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极力倡导民主的作风,反对独裁。他曾深有感慨地说,在中国近代社会里,“有大权的是大独裁,有小权的是小独裁”,他经过一番反思,也觉得自己“这个区区校长也不是例外,常常不知不觉地独断专行,违反了民主精神”,他指出“在一个民主国家里,做一个独裁校长是千不该,万不该的事情”,主张学校领导者“多方想法以克服这与民主精神不相容的作风”,[5]596-598他主张采用民主集中制作为社会大学集体生活的组织原则。二是坚决反对学校衙门化。坚决反对把教育行政人员(包括校长)职务“交付土绅士和小政客去办理”的做法,他认为保长、民团长等土绅士、小政客“对于劝学兴学都应负责,都可以有贡献,但决不许可其干涉校务,更不可兼任校长”。三是在社会大学和育才学校实行一种奖金制度,“奖金之发给,纯以创造意义之大小为标准,贡献不足时宁缺勿滥;贡献超过名额,不使向隅。不努力,则全年可以不发奖金一次。人人努力,则人人有得奖之机会。”[5]502-503四是他还十分重视仪器和试验设备的充实。他认为设备、图书、仪器等都与教育有密切的关系,“有相当之设备,才能发相当之精神”,如试验仪器不足,则“虽有良师贤弟子,奈巧妇不能为无米之炊何!”[1]163就师范院校来说:“都应有相当的心理学仪器”,“应使教员学生都有实验的机会”[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