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信文档 >  邀请函 > 内容

坚持师范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合格教师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04 06:07:14     阅读:


  摘 要: 由于种种原因,高校师范生教育弱化师范性的倾向已明显地表现出来。坚持“学术性”与“师范性”的有机整合,围绕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通过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开放性”,通过人才培养定位突出“精英性”,通过教学内容突出“教师职业指向性”,通过培养过程突出“职业技能性”和“实践指向性”,通过教师教学行为增强“角色示范性”,等等,以期提高培养师范生的质量。
  关键词:师范生教育;教学改革;师范性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0-0085-02
  面对师范教育受到的市场化和高校内部学科专业学术性高标准要求的冲击,无论是高等师范大学的办学在向综合性方向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参照国外综合性大学经验开办师范专业的应时而动形势下,师范教育弱化师范性的倾向已明显地表现出来[1]~[3],如何保证师范专业师范生的师范性已成为值得人们深思的课题。多年来,我校生物科学专业(师范)为了培养优秀的生物学教师,以现代大学教育理念为指导,用质量意识、开放意识、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统领教学之全局,围绕培养创新型生物学教师这一办学目的,实施了一系列深层次的师范生教育教学改革,使得生物科学专业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使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实际工作中的胜任力以及用人单位的认可度均显著提高。
  一、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学术性”与“师范性”的有机整合
  师范教育是一个双专业人才的培养形式,在学科专业学术性方面要求学生应具备与综合性大学同类科系相当的知识能力水准,以解决未来作为教师“教什么”的问题;同时还要从师范性方面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教育专业水准,以解决未来作为教师“怎么教”的问题。很显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学术性与师范性的整合是奠定师范生(教师资质人才)的教师职业专业化水准的基本保证[4]。由于历史原因,河南大学经历了从最早的国内综合性大学转变为师范大学、又于20世纪80年代中叶实现了从师范性大学向综合性大学的回归的过程,此后,仅有部分专业是师范性的,生物科学专业(师范)即是其中之一。为了做到既发挥综合性大学资源优势、体现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的学术性特点,又要充分体现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师范性特点,我校生物科学专业多次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培养方案的修订主要围绕能力培养顶层设计的总体蓝图,实现了从注重传授知识到注重能力培养、从单一的专业知识课程结构框架向多元的核心课程加综合课程结构框架、从传统的学年制向学分制、从整齐划一的4年学制向3~7年的弹性学制的转变;加重了学科专业实验实践课程在总专业方案中的学分比重(占总学分的30%),加重了以教育学科课程(包括学科教育课程)为标志的师范性特色必修课程的比重,凸显了师范专业的师范性比重(占总学分的12%),设置了旨在培养师范生的综合素质、自主学习能力和个性人格特点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选修课和专项学分(开放性课程)等课程(占总学分的31%)。
  二、运用课程整合机制,构建能力培养型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突出7个理念
  1)引入“课程群”整合机制。即把原有学科课程体系下划分过细的课程依据其研究的对象、层次、功能与结构的关系以及实验层次方法的相近性等加以归并整合成若干个课程群[5]。2)以实验技术为主线。3)分层次设计教学内容。4)模块化随机组合课程内容彰显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个性。5)突出能力目标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6)开放的课程时空观。新的课程观既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课程又包括课堂外延伸的课程。7)突出人才能力构成中的师范性维度和师范生教育的实践取向。
  2.理论课设置为“5+1+1”课程群模式
  课程群模式中的“5”即植物生物学与生态学、动物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微生物学五大学科专业课程群,其功能主要是奠定学生扎实的生物学专业知识与技能;课程群模式中的第一个“1”指学科视野课程,其功能主要是为学生掌握学科前沿,为形成科研思路和专业创新思维打基础;课程群模式中的第二个“1”指教育科学学科课程,主要是针对师范生培养目标要求形成的具有教师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3.实验课设置为“5+1”课程群 和“3层次”课程体系
  课程群模式中的“5”即植物生物学实验、动物生物学实验、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与遗传学实验五大实验课程群;课程群模式中的“1”,即科研训练与创新实验模块;“3层次”实验,即把实验划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提高性实验和研究创新性实验。
  实验课程体系构建从研究生物学专业本科阶段实验教学所涉及的实验方法与技能入手,把实验概括为基本生物学实验技术与方法和现代生物学实验技术与方法。这些实验技术以往分散在各个独立的实验中,现在可以依据实验技术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把有关实验项目整合起来形成实验模块,每个模块由几个实验项目组成,涉及若干个实验技术与方法。这样既可避免内容重复,又可节约时间和教学资源,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对实验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畴有一个全面而较为深刻的认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学时分配比为1:1。另外有研究性实验若干,供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修。
  4.实习课程
  包括动植物野外实习(2周)、教学技能训练(4学时)、教育调查与分析(课余时间)、教育见习(4周)和教育实习(6周)。
  三、突出“六性”,彰显师范教育办学特色
  1.在人才培养定位上突出精英性
  考虑到师范生未来教师职业的示范性,我们认为,在对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加重精英意识是必要的。为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这些年来,我校生物科学专业(师范)一直坚持每届60人的招生规模,在师资配备、教学条件、经费落实、课程内容和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严格按照专业规范办学,切实保证未来教师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水准和教师的专业水准。
  2.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师范性

《坚持师范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合格教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坚持师范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合格教师.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