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信文档 >  自荐信 > 内容

民国时期第一、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不同结果之缘由考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29 06:10:20     阅读:


  摘要:本文概括介绍了两次全国美展的举办所产生的社会反馈与学术批评,并对造成这种截然不同评价的现象,从组筹过程及作品评审制度两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对比研究,阐明了其因由并辨析出了有可能导致误读的因素,从而为再现美展真实、具体的历史语境及美展所对应的真正客观的美术状况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证的角度。
  关键词:第一、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组筹过程;作品评审制度
  中图分类号:J202文献标识码:A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教育部举办的第一、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可谓是20世纪前半期中国美术领域所发生的重要学术事件,是研究20世纪前半期中国美术史不能回避的话题之一。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关于这两次美展的论述仍甚为少见。日本著名学者鹤田武良先生的专题论文《民国时期全国性美术展览会——近百年中国绘画史研究之一》[ZW(DY]参见《美术研究:349号》,东京国立文化财团研究所,平成3年。],是迄今为止关于第一次全国美展最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但此文仅就这次全国美展的成因及规模作简要概述,而对最能检验国家文化政策及其管理运行机制、且最终决定展品面貌的组筹机构和评审制度并未提及。众所周知,对于教育部第一次全国美展,社会反馈较好,而对于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展,学术界则批评较多。按照逻辑,后者在前者成功举办的基础上,应该举办得更好,其结果却恰恰相反,原因何在?本文试图通过对两次美展的组筹过程和作品评审制度的对比研究,揭示其缘由所在,从而为再现美展具体的历史情境以及美展所对应的真正客观的美术状况奠定一定的基础。
  
  一
  
  1929年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的举办,在社会上造成的影响颇为深远,对此,社会各界人士口碑载道。这从美展的局内人士如俞寄凡、许士骐、俞剑华、徐志摩、张善孖、郑午昌等及局外人士白坚、孟寿椿的言论中可窥见一斑。
  俞寄凡将此次全国美术展览会的重要性以:“生命之泉”[ZW(DY]参见俞寄凡《生命之泉》,《美展》,全国美术展览会编辑组,1929年4月10日,第1期。]来形容。许士骐在《全国美展所负的使命》一文中说:“此次全国美术展览会,开中国文艺复兴运动的基础。”[ZW(DY]参见《美展》,全国美术展览会编辑组,1929年4月25日,第6期。]俞、许二氏之意当然可以视为个人于美展期望值的流露,但也未尝不是民族群体对美术的作用及意义在相当程度上的认可。俞剑华也在《美展要空前绝后乎?》一文中说:“全国美术展览会,萃全国艺术之精华,开千古未有之奇,极近代一时之盛,诚不愧为空前巨观,为吾辈渴望艺术发达者所欢喜鼓舞……”[ZW(DY]参见《美展》,全国美术展览会编辑组,1929年月乐13日,第2期。]张善孖也以“开四千年未有之纪元,虽草创不无不周之遗憾”来表述他对迥异于以往即观即展的传统形式的第一次全国美展的认同。徐志摩则以:“由此(笔者按:1929年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我们可以得到关于时代的艺术努力的全部的一个相当准确的(至少可以评判的)印象”,[注:参见徐志摩《美展弁言》一文,《美展》,全国美术展览会编辑组,1929年4月1日,第1期。]对这次美术展览会的做出了客观的评价。笔者以为,这些介入美展中的全国著名画家和理论家的言论决非信口开河,因为类似的解读也同样体现在美展的局外人士的言论中。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作为局外人士,孟寿椿这样描述:“这次美展,以短时间的筹备,在戎马倥偬的时期中,竟得到出品万件观众十万的结果,在教育上文化上自然有其相当的价值。”[注:参见孟寿椿《贡献》一文,《美展》,全国美术展览会编辑组,1929年5月7日,第10期。]笔者以为,这种观点与其说是对美展形式的肯定,毋宁说是美术对于教育及文化——新的美术价值观的认同。白坚也说:“今教育部慨然开此会于上海,排百难而使底于成,竭力征求号召,各收藏家多欣然出其珍秘,日有伟丽工妙可喜之物,咨斯道之探讨,其所以慰国人望美爱美之念者,实无涯量”[注:参见白坚《观全国美展参考部感言》一文,《美展》,全国美术展览会编辑组,1929年4月28日,第7期。],来描述美术对于精神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这次美展之所以获得这样的好评,究其缘由,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于组筹过程和作品评审制度两个方面。下面先从组筹过程来分析:
  首先,时间适度,为全国各地的艺术家提供了从容准备出品的时间保障。1925年8月18日,在太原山西大学召开的中华教育改进社第四届年会上,美育组会议通过了刘海粟提出的《举办全国美术展览会案》[注:议案理由:“各国有国家美术展览会,有团体或个人之美术展览会。政府奖励于前,国民奋起于后。以故审美教育之宣化,疾如风电,岂徒以空言而能至今日之效哉?反观我国,寂然罕有闻焉。间有一二团体或私人罗列作品举行展览会。作品既不多,而为效亦仅局促于一隅,滋可罕焉。近者国人渐感艺术之珍贵,而莫有晋接之机会,则全国美术展览会之举办,实为当务之急也。尤有进者,国人虽知艺术之尊贵,而其尊贵所在,犹属茫然。制作者不自策励,故步自封;鉴赏者认识力弱,看朱成碧。此审美教育上之大障碍,是以救药此种弊病者,厥有待于展览会,则全国美术展览会之举办,诚不容或缓矣。管见如此,愿侯公决。”议案办法:“(一)征集,陈列,审查,俱组织委员会。(一)由中华教育改进社呈请政府拨给经费。(一)定期展览在北京上海二处举行。不定期展览,在各大埠举行之。(一)出品范围国画洋画雕刻三部(一)展览会出品人按其作品之等列分别给奖。”《新教育》11卷,中华教育改进社,1925年9月,第2期。],并决定由蔡元培等17人组成筹备委员会,负责全国美术展览会委员会的工作。1925年10月12日,刘海粟开始召集全国美术展览会筹备委员会,编造预算,并按照展览会大纲推举负责各项工作的职员,且寄交北京总事务所。同时通过了举办方法(定期:北京、上海;不定期:其他大城市)及展出作品范围的决议。但在全国美术展览会由民间团体主办的过程中,可能是由于经费和其他问题没有按美育组委员会计划的那样取得进展,直到1927年,蔡元培被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教育部大学院院长后,美术展览会的举办才又重新提上了日程。1927年十一月,蔡氏主持的大学院艺术教育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决定由大学院主办全国美术展览会。1928年7月31日,大学院艺术教育委员会经核定,将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定于1929年1月1日至31日。但展览会的进程随着大学院改组为教育部而发生了些许变化:1929年1月22日,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总务委员会通过各项细则,确定进行日程(1月25日起开始征集出品,3月6日至15日审查出品,3月25日展览会开幕),并于1月28日,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在沪刊出第一号通告,将开会日期由原来的1月1日改为3月25日。但实际上最后的开幕时间是由全国美术展览会第十一次总务委员会议议定为4月10日。由以上可知,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的筹备,若从提案到付诸于实践,时间长达4年,若从教育部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自筹备委员会成立之时算起(1928年6月3日),此次美展的组筹跨时也有10个月之久。这较充裕的时间,经过大学院和教育部的两轮征集,至1929年1月28日(离截止征集日期还有一个月多的时间),其结果已如林风眠、林文铮在“全国美展会应采取联合制之提议”中所言“关于征集事项已有相当成绩,总计作品亦不下数百丈之面积,且还有日本法国等大批作品,尚未寄到” [注:参见《申报》,1929年1月28日。]。

《民国时期第一、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不同结果之缘由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民国时期第一、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不同结果之缘由考.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