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信文档 >  道歉信 > 内容

【读《习近平在正定》后感5篇】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20-01-07 08:04:28     阅读:

【篇一】

通过认真阅读《习近平在正定》一书,我深刻体会到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艰苦奋斗的勤俭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风、勇于改革大胆创新的务实作风是习近平在正定抓作风建设的经验总结,是《习近平在正定》一书的精髓与灵魂,是广大领导干部前行的风向标。

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是标尺与导向。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间,总是轻车简从,扎扎实实进行调查研究,他专门给正定四大机关领导写了一封信,要求他们脱身冗务、着眼基层、着力实际,到基层调查,亲身摸情况,直接听反映,要求“源头活水”并把形成的意见告诉他。“减征购”和“大包干”充分见证了他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30年前的同事评价他的做事风格:始终能够做到一个“实”字,不讲套话,说话很干脆,干事很利索,说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今天的干部要努力学习这种真抓实干的精神,不能浮躁,空喊口号,留于表面形式,做表面文章,要实实际际地调查研究一番,踏踏实实做好本职业务工作。

艰苦奋斗的勤俭作风是准则与前提。习近平同志一向严格自律,一身旧军装、一双大头鞋、盖旧军被、铺打补丁的褥子、“不开小灶”一日三餐在食堂排队打饭、有时忙于工作吃凉饭剩饭、骑自行车下乡,这种苦以励志、俭以养德的勤俭作风,是当今领导干部急需加强的,我们要树立这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奋斗精神,发扬钉钉子精神,不做“佛系”中青年,也不能做把一切都计算清清楚楚的“精致利己主义者”,要做艰苦奋斗、勤俭有为的“斗士”,不做“绅士”,坚决杜绝奢侈、攀比、浪费现象的发生。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风是目标与升华。习近平同志“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仰让我深刻体会到在30年前,他就有了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担当。《习近平在正定》文中讲述,一次下乡检查工作,当看到一个村集体收入尚好的村小学破败不堪,孩子们趴在土台上写字,习近平同志当即要求村干部连夜开会整改落实,这充分体现习近平同志重视教育。他积极沟通使正定成为石家庄市第一个通公共汽车的县,方便了百姓出行,推动了旅游业发展,他为居民解决了煤气罐,主抓改造“连茅圈”(把农村的厕所和猪圈分开)等诸如此类老百姓身边的事情,深得群众赞誉。广大领导干部要善于吸取群众智慧,保持公仆本色,秉承公仆情怀,以真挚的为民情怀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

勇于改革大胆创新的务实作风是核心与灵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习近平同志在正定首先出台了《中共正定县委关于改进领导作风的几项规定》,明确提出反对官衙作风,注重工作实效。提议出台了《关于整顿机关大院作风的安排意见》,提出实现党风好转,进入全省先进行列。教育上最大的创新是制定了《关于农村教育改革的意见》等文件,将民办教师工资列入干部工资序列,补齐了以前拖欠的教师工资,深受广大教师特别是民办教师的鼓舞。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只会错失良机,广大领导干部要勇于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在探索中不断突破。

新时代领导干部要以艰苦奋斗为基础、实事求是为导向、群众路线为目标、改革创新为核心来加强作风建设,提升政治能力,立足岗位做贡献,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丽篇章!

【篇二】

《习近平在正定》这本书以采访实录的形式,全面、生动、真实地还原了习近平同志在正定的那段岁月。在众多的受访者口述中,“人才九条”“六项规定”“建荣国府”“半城郊型经济”“搞大包干试点”“给中央写信请求核减高征购”等成了最热点的话题。书中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句句动情的回忆、一幅幅褪色的老照片,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习近平同志一心为民的赤子情怀、严于律己的优良作风和坚毅正直的人格魅力。读后深受教育和启迪,简记为“七字感悟”。

一是感悟一个“民”字,只有真心为民才能始终赢得民心。习近平同志刚来正定时,有一段时间由他来主抓“连茅圈”,把农村的厕所和猪圈分开。县里的主张是“一刀切”,快刀斩乱麻,到农民家里直接强制性地改造,改完就完成任务了。但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首先在两个村搞试点。他觉得,这个事,直接搞,肯定会有反复,强制性地把老百姓家的猪圈和厕所隔离开,人家肯定反感,人一走,老百姓马上就可以拆掉——拆几块砖头还不容易吗?这个事情要想办好,首先是让大家在思想观念上接受才行。所以,应该先搞两个试点,让大家都能看到好的效果,然后再全面推开。过了一段时间,地区开汇报会,点了正定的名,要求加紧搞。但习近平同志认为,那是“运动式”的弄法,肯定劳民伤财,推广越大,损失越大,群众也不会满意。后来,正定采取习近平同志主张的这种方式,通过试点稳步推进,县里各村“连茅圈”改得都很好,反复也很小,而那些“一刀切”改造的县,后来都有很大反复,老百姓的意见也很大。“连茅圈”看似小事,但对于老百姓来说却是件大事。从小处着眼,从实处入手,民生小事体现出习近平同志真心为民的博大情怀。看得出来,从那个时候,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已经扎根于习近平同志的灵魂深处了。小事情,大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现在哪里?就是要始终坚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成败得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党委政府无论是做什么决策都要始终倾听群众心声、尊重群众意愿、依靠群众力量。只有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始终赢得民心。

二是感悟一个“敢”字,只有敢于担当才能不断创新发展。当时,正定是“农业学大寨”先进县,三角村是先进典型。习近平同志经过深入调研后发现,三角村亩产过千斤,可农民还吃不饱,他们偷着到外县换山药吃,回来交征购。他想给中央写信,反映一下这个问题,首先把高征购减下来。当时,很多同志在这点上持有不同意见,怕犯错误。但习近平同志说:“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怎么会犯错误?”后来,他和县委副书记吕玉兰同志给中央写了一封信,反映正定高征购使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后经中央、省委、地委联合调查组核实认定,习近平同志反映情况属实,决定将正定每年征购7600万斤核减到4800万斤。之后,正定对全县种植结构进行调整,适当压缩粮食作物,上经济作物。结果,一年农业产值就翻了一番,一年就彻底解决了农民温饱问题。还有一件事情,就是推行“大包干”试点工作。当时中央没文件,河北省没精神,石家庄市委领导更没有说话,谁也不敢搞,怕在这个问题上冒尖,犯方向路线错误。在习近平同志支持下,里双店公社搞起了“大包干”试点,也是一年就成功了。公社农业产值翻了一番半,社员年人均收入分配从210元涨到了400多元。就这两件事来说,如果当时没有习近平同志的担当,又何来后来的减征购、调整种植结构和“大包干”的试点成功。干事创业要想成功、要想寻求突破,就要做到一个“敢”字。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瞻前顾后,左顾右盼,不愿担责,是干不成大事的。只要为公不为私、为民不为己,看准的事情,就要坚持不懈、义无反顾地干下去。新时代赋予新使命,只有敢想敢做敢于担当,才能不断创新发展,闯出一条跨越发展的新路。

三是感悟一个“远”字,只有目光高远才能把准发展大势。习近平同志来后时间不长,根据正定正好处在省会石家庄市和广大农村之间的区域定位,提出正定应该走“半城郊型”经济的发展路子,具体概括为“投其所好、供其所需、取其所长、补其所短、应其所变”的经济发展方针。这个发展思路既不是凭空想象的,也不是从哪本书里套过来的。这是习近平同志基于对正定深入调研,对全国、河北省、石家庄市经济形势科学研判,综合提出来的。习近平同志离开正定后,正定一直在沿着这条路子走。是否符合发展定位呢?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正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这说明当时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发展路子是正确的,是符合实际的。另外,在推进正定开发旅游上,也体现出习近平同志高瞻远瞩的战略视野。正定是个文化古城,素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楼”之说。习近平同志对文化非常重视,提出要挖掘潜力、发展旅游业的意见。1983年,他任县委书记后,正好来了一个机会——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要拍摄《红楼梦》连续剧。他通过做工作,争取到剧组的很大一部分镜头在正定拍摄。剧组原计划搭建一个临时拍摄基地,拍完之后就拆了。但他决定要建设一个永久性的荣国府和荣宁一条街,这样正定以后就可以借此发展旅游事业。当时也有些人想不通,考虑到没钱修,即使修了又不知何时能赚回本钱?结果呢?正定的旅游发展如火如荼,成了县里的支柱产业。同样,他在浙江任省委书记时,提出把西湖的门票一律免除,一开始也有些人不理解,后来发现门票免了以后游客更多了,杭州的旅游收入反而大幅提高了。这些都说明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决策,都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只有这样,才能把准发展大势,做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成绩。

四是感悟一个“勤”字,只有勤以为常才能勇挑时代重任。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间,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安排,白天的工作往往是下乡了解情况,晚上就在办公室处理机关事务,接待群众来访。晚上10点以前,他都在忙公务。有时候他在晚上10点到11点就把当天的公务处理完了,就开始拿起书本学习。在他的办公室和宿舍,书架里、办公桌上、床边,触手可及的都是各类书籍。他读的书范围很广,包括工作方面的,社会方面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等。他自觉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并为自己规划了四个方面的学习任务:向书本学习知识,向实践学习真知,向历史学习经验,向群众学习智慧。他善于通过各种机会,时时刻刻吸纳新东西,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各种变化,尤其注重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学习让他感到一种充实、一种升华、一种底气。大家都知道,善于学习是干好工作的前提条件之一,领导干部需要具有综合素质,对于一个地方的各行各业、各项工作,都要熟悉和掌握。而习近平同志不仅熟悉和掌握,关键是他“干一行、学一行、成功一行”。他在正定抓农业,农业上去了;
抓工业,工业上去了;
抓文化教育,文化教育也上去了;
管党建和干部,干部的积极性有效地调动起来了。新时代是个奋进的时代,更是个竞争的时代。干事创业面临各方面的问题挑战必然会愈加复杂多变。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对领导干部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只有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实践,才能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肩负起新时代所赋予的重任。

五是感悟一个“俭”字,只有艰苦朴素才能更好修炼党性。在众多的受访者口述中,对习近平同志生活描述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作风朴实,平易近人,经常骑自行车下乡,吃百姓饭,穿平常衣。他平时常穿的衣服是绿军装,冬天穿一件军大衣。他的办公室很小,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放满了书的小书架,生活上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据曾在正定县委办工作过的张五普同志介绍,习近平同志对吃穿都不讲究,夏天就穿个白衬衫,秋天就穿个旧军装,有时候穿一套蓝色中山装。他下去调研或者开会,经常赶不上机关食堂的饭点。有时候忙起来工作忘记了吃饭,等忙完了赶到食堂却没饭了。那时候,经济不发达,街上没有饭店,他就只能凑合吃一些食堂剩下的凉馒头和咸菜,有时候连凉饭也没有,他就只能饿一顿。时间长了,习近平同志得了急性肠胃炎,经常胃疼,他也不当回事。后来病情严重了,他找医生说,吃点药就行了吧?医生说不行,必须住院。这样他才住进二五六医院。这不仅是艰苦朴素,更是一种敬业。当时同事们来医院看望他时,他说的那句话最让人感动。他说:“我的病没事,你不要为我担心,这点小病算不了什么。咱们共产党员不能只为自己考虑,为自己考虑多了,就会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越来越远。”是的,人的一生是短暂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一天工作再努力也不会超不过24小时。党员干部如果考虑自己的事情多了,考虑人民的事情就少了。这是习近平同志在艰苦朴素生活中党性修养的生动显现。在物质生活更加丰富的今天,我们依然要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不断锻炼党性、磨炼意志,积极努力工作,切实用实际行动去兑现入党誓言的每一句话。

六是感悟一个“严”字,只有纪律严明才能永葆革命本色。严明纪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革命和执政的经验总结。1859年5月18日,马克思在致恩格斯的信中就鲜明指出:“我们现在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毛泽东同志讲党的纪律时提出:“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时深刻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同样,正定的稳定和发展也离不开严明的纪律保障。习近平同志任县委书记后,作为班子“一把手”,他一言一行都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大家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且要做得最好,以其身正带动一班人不令而行。首先出台了从县委常委会成员自身做起的《关于改进领导作风的几项规定》,一共有六条,针对性很强。现在很多人说,当年的“六项规定”和现在的“八项规定”如出一辙,这是很有道理的。纪律的生命在于执行。习近平同志在基层调研中发现,乡镇干部每天最繁重的工作就是出席会议、看各种文件、接待上级部门的各种视察检查。这种情况下,基层干部哪还有多少时间做正事、务实事呢?他迅速反应,跟各类部门约法三章,其中一条就是规定,各行政单位每周必须保证2到3天的“无会日”。但在通知下发后,“无会日”执行得并不是很彻底。虽然纪律要求得很严,但还是有实在憋不住悄悄突破的。发现这些情况,习近平同志态度很坚决,严厉地警告他们说:“你们要再这么搞,处分相关负责人,没收打字机,就是要让你们难受难受,养成新的习惯!”习近平同志在正定的实践证明,只有时时刻刻严明党的纪律,才能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革命本色。

七是感悟一个“情”字,只有真情付出才能厚植浓郁乡情。在众多受访者的对话中,采访组大部分都会问到这么一句话,“习近平同志离开正定后,您和他还还保持联系吗?”答案都是肯定的。习近平同志离开正定以后到福建工作,包括后来在浙江,正定人只要过去,想见他,他都见。习近平同志对正定和正定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吕玉兰同志逝世后,他专门写下了纪念文章《高风昭日月

亮节启后人》。贾大山同志逝世后,他在《忆大山》文中深情地写到:“大山的逝世,使我失去了一个好朋友、好兄长。我多么想亲自去为他送行,再看他最后一眼哪!无奈远隔千里,不能前往,也只能托人代送花圈,以示沉痛悼念了。”试想,如果没有真挚的感情,又何来这样的情怀?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同志在河北视察工作期间重回正定。在看望30多年前县委班子一起工作的老同事时,他饱含深情地讲了这样一段话:“我在正定工作3年,离开正定28年,这个过程就成了我人生永久的一种联系,实际上我离开正定以后,跟正定一时一刻都没有脱离联系……所以,跟你们在一起,我感到很亲切,很自然,我们的心是相通的,是连在一起的。”这就是乡情,息息相通的乡情。离开正定后,他先后6次回到正定,为他第二故乡的浓郁乡情作了解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但如果没有真情付出,就不可能做到造福一方。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大部分同志不会在一个地方或一个岗位上干一辈子。我们干的是党和人民的事业,无论在哪个地方哪个岗位上,都要付出真挚的情感情,去爱这个地方爱这个岗位。只有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把真情放在这个地方的发展上,把心思用在这个岗位的职责上,才能真正做到造福一方。以后无论走到哪里,都将永远连着和这里割舍不断的浓郁乡情。

【篇三】

《习近平在正定》是采访实录《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续篇,从2018年1月24日开始在《学习时报》连续刊出,一时间在广大干部和群众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让我们通过这全面、生动、真实的采访实录,走进正定县这个习总书记从政起步的地方,回忆那段难忘的峥嵘岁月,深入了解习总书记决心要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和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的不变初心。

敢担当有作为需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1982年习总书记从部队转业来到河北省正定县,当时的正定县正面临着一个关系着全县人民温饱的大问题,就是粮食征购负担过重的问题。高征购是当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正定县每年粮食征购7600多万斤,对国家贡献大,也是“农业学大寨”先进县。习总书记经常骑自行车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打交道,发现正定县虽说粮食年产量2.4亿万斤,但除去上交的7600万斤,剩下的1亿6400万斤粮食,老百姓分到手的不足400斤,这400斤原粮除了人吃还要喂马和留种子,社员的已所剩无几。为决心改变正定经济“单打一”、粮食“单打一”老百姓吃不饱的现实状况,习总书记就直接大胆地指出正定县是“高产穷县”,决定写信向中央反映减征购的事,一时间引起轰动。正定冯副书记担心习近平犯下政治错误,苦心劝说习近平不要写信。习近平则反问道:“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怎么会犯错误?”不久,联合调查组来到正定针对问题开展调研,一致认为习近平同志反映的情况属实,最终上级决定每年减少正定粮食征购2800万斤。同时,习总书记还调整了正定的种植结构,这样不仅解决了农民温饱问题而且收入也翻了一番。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求真务实一直都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只有做到办实事不图虚名,求实效不唯功名,才能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

敢担当有作为需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风。敢于担当与作为就是要放低姿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为民谋福。在采访实录中习总书记针对群众信访问题说过这样的话:“信访的工作首义,在于时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员,把心贴近人民。各级领导必须放下架子,打掉官气,主动上门,把信访工作做到基层,把党的关怀何政府的济助送进普通群众的家庭。”1988年,习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多次到信访工作任务重的市县接访,亲自协调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难题。正定县组织部长王玉廷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句话是近平在党的十八大之后会见中外记者的时候讲出来的,而早在30多年前,他就是本着这个信条来做工作的,为正定人民做了很多好事实事。”可见,只有心里装着人民、心贴着人民,才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实处。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做实事,正是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生动体现。

敢担当有作为需要继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的勤俭作风。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的本色和优良传统,纵览党史亦是一部艰苦奋斗史。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正定县副书记程宝怀这样评价习总书记:“他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非常简朴,他总能做到严以修身,带头苦干。”王幼辉说:“近平已经是县委书记,我是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和他一起吃饭时他没有给我们开小灶。他自己掏钱买了一个鱼罐头、一个牛肉罐头,抓了两把米,放在一个很小的铝锅里,用煤油炉蒸米饭。最后蒸出来就是每人一碗饭,没有汤,我们就一人倒了一杯白开水喝。不过,这顿饭我们还是吃得很开心。其实,他是县委书记,完全可以叫伙房给我们做个饭,但他不愿意搞特殊化。”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奢靡挥霍之风正考验着党的纯洁性。当下,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好艰苦奋斗、默默奉献的优良传统,以艰苦奋斗的勤俭作风,唤起为民担当与作为的入党初心。

对于一个人来说,所期望的不是别的,而仅仅是他能全力以赴献身于一种美好事业。位卑未敢忘忧国,广大干部要扛起担当,勇于作为,为国家富强、民主复兴尽一份力!

【篇四】

习近平同志在正定的经历是一笔宝贵财富,我们要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践行好“四有”要求,当好“四个人”表率,把自己的事业当成历史的担当和使命,真正对得起一方水土和一方百姓。学习《习近平在正定》,有以下深刻体会:

一辆“自行车”,探寻了“顺应时势、合乎实情”的发展新路。习近平同志曾说过:“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战术措施,更要有战略思维,成为各个岗位上的战略专家。”30多年前,他骑着一辆“凤凰牌”自行车,跑遍了正定的每一个村,深入实际大搞调查研究,形成了一批重大战略决策。确立正定走“半城郊型”经济的路子、摘掉正定“高产穷县”的帽子、为万元户颁发“率先致富奖”等,都是习近平同志着眼正定实际,运用战略思维的成果。我们要做好“岗位上的战略家”,就要提高总揽全局和战略思维能力,善于在深入调研中发现问题,从全局高度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找准发展的历史方位,谋准发展的战术措施,使本地的工作思路、工作举措、工作重点更充分地符合上级精神,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期待。

一座“荣国府”,激扬了“善谋善为、敢于担当”的实干精神。偶然得知中央电视台因拍摄《红楼梦》,有意在北京周边选址搭建荣国府和宁荣街,习近平同志看准机遇,破除万难推动荣国府落地建成,极大带动了正定旅游业发展。“不论是改革工作,还是经济工作,要说一件、干一件;
干一件,成一件。”正是这种实干精神,激励他在正定做成了抢救古树古寺古城墙、开通石家庄市至正定公共汽车等一件件实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事业都是实干得来的。县委书记要想创造经得起实践检验、人民检验、历史检验的政绩,就必须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崇尚实干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一张“火车票”,彰显了“心系群众、为民造福”的赤子情怀。习近平同志在一次从北京返回正定途中,主动掏钱为一对小姐妹补票,在小姐妹找到他还钱时,不仅没要车票钱,还又掏钱安排工作人员送她们回家。下乡调研路上,遇到素不相识的困难老人,他又拿出近半个月的工资帮助老人。这些事情虽小,却充分体现了他“把百姓的事放在心里”的赤子之心和公仆风范。心无百姓莫为官,心中有民就要常思百姓之苦、常想百姓之需。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主动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真心实意办好群众关心的“民生大事”“关键小事”“惠民实事”,切实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次“闭门会”,发出了“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的改革光芒。习近平同志顶着可能被戴上“资本主义”“冒尖主义”政治帽子的风险,召集正定干部召开了一次“闭门会”,学习凤阳小岗村经验,在正定试点并推广大包干。此后,正定推出的“人才九条”“一分钱承包国营企业”等改革也都获得了巨大成功,充分彰显了他“做改革的拥护者,做改革的实践者,做改革的清醒者,做改革的保护者”的本色和风采。改革的进程从来不会一帆风顺,需要勇气,需要迎难而上、壮士断腕的魄力。在迎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今天,我们肩负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任,就是要敢接“烫手山芋”,敢开“历史先河”,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以钉钉子精神将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真正做改革的实干家。

一个“洋亲戚”,连成了“互利合作、共赢发展”的开放格局。习近平同志当年主张“拆掉围墙、八面来风”,带领正定打开封闭的大门,把目光投向世界,并亲自带队到大洋彼岸学习考察农业技术。不仅如此,他还推动正定与黑龙江延寿、山西原平、陕西延安等多地建立全方位经济协作关系,把买卖做到了全中国,及至如今“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格局的形成,无一不饱含着他对“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理念的执信笃行。县委书记是一个县域前行的“领航员”,必须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切实放大格局、放宽眼界,始终把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开放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真正实现借力发展、借船出海、借梯登高。

一顿“话别饭”,弘扬了“艰苦朴素、廉洁自律”的清新风尚。在作风问题上,习近平同志从来都是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在正定工作时,他倡导将四菜一汤的“正定宴”作为全县机关待客标准,即使中央部委的部长来访也不例外。在即将离开正定前往厦门赴任时,他自掏腰包委托一位同事在家里招待大家,除一只烧鸡外,其余都是青菜、豆腐、花生米等小菜。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县委书记作为一个地方发展的“领头羊”,只有做到自身过硬,在守牢廉洁从政的底线上心无旁骛、坚如磐石,才能扛起肩上这副沉甸甸的担子。我们要做到时时心中有戒,管好自己,管好班子,自觉主动接受来自组织、群众的监督,当好廉洁从政的表率,抓出良好的政治生态和队伍作风。

【篇五】

习总书记在正定工作三年多,与正定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走遍了全县的每一个村,生动展现了他从政起步的奋斗轨迹,展现了一位对党忠诚、善政为民、深入调研、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勇于担当的优秀年轻干部形象。

深入调研,求真务实。习近平同志到正定任职后,积极开展调研走访,深入村队、群众家中,召开不同类型座谈会,了解实际情况。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走访了不少群众之后,他发现,导致全县温饱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征购负担过重。同时,经过详细调研后,他对正定的战略定位、未来经济发展规划有了成熟的思路。每一名合格干部都应像习近平同志一样,把调研作为一项必备基本功,让调研多沾一些泥土的气息。实事求是,掌握基层疾苦;
求真务实,解决社会矛盾。

思想解放、意识超前。习近平同志,善于学习,博览群书,胆大心细,政策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经过调研走访,他根据实际情况,对正定发展重新定位,提出了走“半城郊型”经济发展的路子,即走城市和农村中间型的经济发展之路,提出“投其所好、供其所需、取其所长、补其所短、应其所变”的二十字经济发展方针,大力开展多种经营,大搞农工商,把正定带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这条路,一走就是三十几年,依然保持着良好发展态势。修建荣国府,修缮文物古迹,发展旅游业等等,都充分说明了习近平同志思想先进解放,意识大胆超前。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向习近平同志学习,解放思想,贴合实际,开拓创新,敢闯敢干,以超前的意识,争做改革开放路上的先行者。

胸怀百姓,善政为民。习近平插队生涯结束后,毅然选择到正定工作,是因为7年的插队生活,让他忘不了农民的艰辛和农村的一切,他内心深处始终牵挂的是基层百姓。正定是农业大县,实际却是“高产穷县”,人均收入低,依然存在农民吃不饱的现象,归根结底是经济上农业单打一,农业上粮食单打一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粮食征购负担过高所致。他向中央写信减轻征购额,同时减少当地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改种经济作物,彻底解决了农民温饱问题。其次,他重视人才,大念“人才经”。建“人才楼”、“招贤馆”,制定“人才九条”政策等,吸引人才,建立“人才台账”,借助人才力量实现正定的飞速发展。心中装着百姓,事事为了百姓,这种大爱值得每名干部培植于心。

克己奉公,艰苦朴素。习近平同志做事实在,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工作兢兢业业。他在正定期间,白天下乡了解情况,晚上处理机关事务,接待来访群众,每天都工作学习到凌晨,睡得也只是一个铺板和两个板凳架起来的简易床。他下乡调研骑的是一辆二八自行车,不要人陪同,也从不给基层添麻烦,和大家吃一样饭,饭后如数缴纳饭钱。他穿着也特别的接地气,一件白衬衣搭配旧军装,十分简朴。三年里他走访了正定的每一个村,和大家打成一片。像习近平同志这种敬业奉献,生活、工作一切简行的风格值得每一名干部对标自省。

像习近平同志学习,学他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学他思想解放、意识超前,学他胸怀百姓、善政为民,学他克己奉公、艰苦朴素,做一名新时代的合格干部。

《【读《习近平在正定》后感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读《习近平在正定》后感5篇】.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