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教师述职报告 > 内容

试论对外汉语本科教学中隐性课程的意义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0-22 06:13:10     阅读:


  摘 要: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已经逐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对外汉语本科教学中,根据本科学生的特点,通过发挥隐性课程的积极作用,能够使留学生在积极学习动机的激励下,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顺利习得汉语和汉语所承载的文化知识,能够在心理、情感乃至知识结构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隐性课程 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言本科教学
  
  “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它是教学大纲中无法明确规定的,在学校教育中并没有被列入课程计划,但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切学校文化要素的统称(张华,2000)。这一概念自1968年美国学者杰克逊在他的《教师的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以来,就成为了教育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其研究成果为国内外的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也为语言教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扩大了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视野。
  近年来,我国语言教学(主要是在英语教学)领域也对隐性课程开展了一些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曹志希、何玲梅(2002)论述了大学英语教育隐性课程的内容、意义及方法;王林艳、胡囡囡(2006)浅析了在学校英语教育改革中,利用英语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教育作用;王水莲(2007)论述了高校英语隐性课程的类型及其功能等等。由此可见,隐性课程在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对外汉语隐性课程的教学与研究
  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已经逐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马兰(2000)较早探讨了对外汉语情感教学的课堂实施问题。她从建立双向情感交流的师生关系,丰富课堂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发挥性格优势获取外语技能等三个角度揭示了情感因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主流作用,及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的方法。张晓郁(2005)也从情感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情感教育促进对外汉语教学及情感教育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三个方面简述了情感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之间的关系。二文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但“情感教学”毫无疑问是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晓颖(2005)首次讨论了对外汉语教学中隐性课程的开发问题。她认为:目前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隐性课程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而外国人学汉语的障碍,恰恰来自受隐性课程影响最大的情感、态度、文化观和价值观等。张红蕴(2006)首次从隐性课程的视角,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师生关系及其对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她认为,师生关系是隐性课程研究的重要内容,是教育活动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最活跃的人际关系系统。其本质是以教学为媒介,以师生之间的情感、认知和行为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心理交往为基础的人际关系。语言教学的交际性与情景性使师生关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隐性课程作用。文章通过调查认为,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着汉语教师重课上轻课下、重知识轻情感、重显性课程轻隐性课程的现象。刘芳芳(2008)探讨了隐性课程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分析了汉语隐性课程的内涵和相关因素,并从优化课堂教学、完善课程建设、发挥隐性课程的功能、完善学习者的知识经验结构等角度探讨了开发并利用隐性课程的必要性。她从全方位构建良好的汉语学习环境、重视对外汉语教师素质的提高、树立正确的对外汉语教材观等方面探讨了可行性。
  二、隐性课程在对外汉语本科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在对外汉语本科教学中,同样存在着影响汉语教学水平和质量的隐性课程因素。进入我国大学汉语言本科学习的留学生,大多是高中毕业不久的年轻人,个体年龄差异较小,背景较为单纯,来源较集中于韩国和日本,不像非学历汉语进修教育对象那样具有较大的年龄差异和复杂的背景。由于汉语言本科教学不同于非学历汉语进修教学的特殊性,开展隐性课程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就显得更为突出。汉语言本科教学中的隐性课程因素主要包括:留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教师的人格魅力,师生关系,留学生所在学校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氛围等。在教学过程中,隐性课程能发挥导向、激励、陶冶、抑制的功能,具有广泛的渗透性。在汉语言本科教学领域,单一依赖于显性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而通过隐性课程教育因素的渗透,使汉语学习深入到留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合理开发和利用汉语言本科教学中的隐性课程因素,对于留学生适应中国的生活,顺利习得汉语及相关文化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
  动机和态度是决定学习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是直接作用于学生自身、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根据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在汉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具有社会情感过滤,影响输入到达语言加工机制,由于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动机或需要,态度或情感,学习者对汉语输入会采取接受或者拒绝态度。处于中国环境中的对本科留学生的汉语言教学,虽然可以较多地为学习者提供汉语输入和输出条件,但是学习者本身的动机和学习需求也处于重要的地位。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和需要会影响汉语习得的过程和效果。与汉语进修生相比,汉语言本科生往往年龄较小,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学习主动性往往不足,学习态度也不够热情。
  在对外汉语本科课堂教学过程中,隐性课程所提供的教学理念,为不同汉语水平的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深度和广度提供了条件。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尽力开发和释放学生的创造力、技能、智力,特别要关注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动机,使留学生尽快适应汉语的文化环境,高效地掌握学习汉语的技能,同时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显性课程之外的学习和延伸,学生可超越教学大纲的规定,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培养自主学习和研究式学习的能力。这样,隐性课程就可以降低学生的情感过滤,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学习动机。
  (二)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情感氛围
  在对外汉语本科教学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来华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来说尤为重要。汉语言本科生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往往较多地表现出在异国他乡生活学习的不适应症。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帮助他们尽快克服初到异国的陌生感、不适感甚至是恐惧感,有助于他们更快地适应留学生活;同时,由于成人第二语言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良好的人际关系亦可帮助学习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语言学习的难度带给他们的焦虑感。
  来华留学生重要的人际关系和情感氛围,一是和汉语教师建立的,一是和其他留学生建立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情感氛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合理地加以利用。
  师生关系不但可以折射出社会关系和教育理念,而且还会影响教育过程的进行和教育目标的达成。情感氛围是学校内部进行各种交流和沟通的环境基础,一旦师生之间有了共同的感情基础,在教学中呈现一种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的情感氛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进行认知性的学习,同时也进行情感的学习和交流,那么,教学效果将会十分显著,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多数情况下,教师无意识流露出的负面感情和态度、无意识的偏见性行为,实质上会构成和学生交流沟通的障碍。在汉语本科教学领域,师生之间的关系必须考虑到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影响,它会给师生关系增加了复杂的因素。因此,汉语教师应努力和留学生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信任的关系。

《试论对外汉语本科教学中隐性课程的意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试论对外汉语本科教学中隐性课程的意义.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