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月相》实践活动设计:观察月相的变化
. 专题2 观察月相 一、实践内容:六年级上册专题2 观察月相 二、实践目的:
1、观察月球,总结出不同日期的月相变化规律。
2、观察并绘制不同时期的月相,找寻其中的规律。
三、实践准备 学生准备:圆规、直尺、2B铅笔、记录本。
教师准备:月相变化规律表格,月相变化图课件 四、实践步骤 1、查资料明白月相的概念 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2、看好天气预报,确定一个29天的观察周期,根据下表确定每天月亮升起和落下的时间。
3、在记录本上用圆规和直尺画上直径5厘米呃圆,一个圆代表一天的月亮。
4、在圆的下面标上日期,从第一天到第29天。
5、每一天晚上在月亮升起的时候看看月亮,根据自己的观察,把看不见的地方涂黑。
6、重复第四步如果阴天无法观察,把那天的圆形空着。
7、完成29天的观察工作后,认真研究这些圆形,看看月相是如何变化的。
8完成下列观察表 月相观察变化规律 月相 农历日期 月出时间 月落时间 夜晚见月情形 图表示 新月 峨眉月 上弦月 凸月 满月 下弦月 残月 五、实践成果 1、通过一个月内的连续不断地查看,记载月亮圆缺变化,使学生获得感性材料,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得出月相的变化规律。
2. 同一天,月亮在天空中方位的变化大致是由东向西移动,月亮在天空中仰角的变化是呈现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曲线变化。
3.不同天,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其变化周期约30天(即为农历的一个月)。月相经历由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的变化过程 六、成果展示 1、月亮的面貌每天都在变化,我们把这些变化称为月相。
2、将同学的实验观察记录用实物投影仪展示 3、展示课件 月相观察变化规律 月相 农历日期 月出时间 月落时间 夜晚见月情形 图表示 新月 初一 清晨 黄昏 整夜不见 峨眉月 初三、四 上午 上半夜 上半夜西地平 上弦月 初七、八 正午 半夜 上半夜西天 凸月 十二、十三 下午 下半夜 大半夜可见 满月 十五、十六 黄昏 清晨 整夜可见 下弦月 二十二、三 半夜 正午 下半夜东天 残月 二十六、七 下半夜 下午 下半夜东天地平 4、月相变化图以及相关名称:
5、把课件打印张贴在教室墙上,让学生观看。
6、月相变化歌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一个口诀(方便记忆):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意思是: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
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东,位于东半天空。
反思总结:
经过一段时间的月相观测,我发现我们的月相观测并不是很成功,通过分析,我发现有以下这几个主观和客观的原因。
1、并不是任何天气状况下都能观测到月相的,在观测月相期间,有连续一周天气是阴天或是雾霾天,这时候我们是观测不到月相的。
2、并不是每个方位都能观测的到月相。刚开始观测月相时,学生只是根据自己的感觉寻找方位观测月相,得出的数据有些是错的,经过老师指导后,分辨了东西南北后,找到正确的观测位置,才能准确地观测到月相。
3、学生并不是每天早晨起来后我们都能看得到月相,有时起床晚了,也失去了观测月相的机会。这是由于冬天,昼短夜长,太阳升起的时间比较晚,学生六点多床后天还不是很亮,我们还能看得到月亮,到了夏天,昼长夜短,太阳升起的时间比较早,学生六点左右起来,就不能看得到月亮。
永安乡 黄庄中心校 梁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