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特色产业 [第三季度打造特色产业名县工作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局立足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建设特色现代农业名县为目标,聚焦追赶超越、脱贫攻坚,围绕“优菜、扩莓、壮蜂、培葡”四大特色产业,突出“三绿”、实施“三品”、推进“三产”融合,结合实际,认真制定了《太白县特色产业名县创建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思路,细化量化责任目标,分解下达工作任务,夯实了工作责任,各项工作进展有力,全县特色产业发展成效凸显,现就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狠抓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主攻“菜、莓、蜂、葡”特色农业,按照“政府推动、园区引领、项目支撑”的思路,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大力发展特色专业村,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板块布局,全力推动特色农业提档升级。及时制定并印发了《今春农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春季主要作物科学施肥意见及特色蔬菜种植茬次安排意见》和《太白县春季特色产业培育行动实施方案》,立足消费需求,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鼓励农民大力发展精品农业、特色农业,推进农业由总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截止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0.32万亩,总产量43.2万吨,引进蔬菜新品种42个,新建漂浮育苗点13个,累计达到37个,培育无菌壮苗8000万株,签订订单蔬菜10万吨,订单蔬菜制种面积1000亩;
绿色防控面积达6.1万亩,开展轮作倒茬1.8万亩;
加快中国“蓝莓之都”建设步伐,新发展莓类400亩,莓类种植面积达2200亩,草莓育苗200万株;
全县发展食用菌1200万袋、建成国人食用菌产业园、咀头镇蘑菇小镇、靖口盛禾等食用菌产业园5个;
探索引进冰葡萄产业,建成桃川冰葡萄种植基地500亩,引进栽植户太9号和10号冰葡萄苗6万余株;
新发展中蜂养殖4000箱,累计发展中蜂6.13万箱,建成300箱以上养殖基地10个、100箱以上养殖示范场20个,全县中蜂养殖户达到900余户。
二、鼓励龙头带动,增强发展后劲
今年继续加大对产业化项目扶持力度,谋划产业扶贫项目53个,投资5418.3万元支持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村、贫困户联合发展产业,对带动成效显著的新型经营主体,在项目建设上优先支持。修订完善了3个奖励扶持办法,《太白县特色产业奖励扶持办法》、《太白县蔬菜产业奖励扶持办法》和《贫困户产业发展扶持办法》,鼓励龙头企业和能人大户领办、创办农业特色产业,形成强大合力,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向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强力推进“嵌入式”扶贫示范基地培育工作,通过强化领导,广泛宣传,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主动领办示范基地,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力争将所有发展产业的贫困户融入产业布局、嵌入产业链条;
经过择优推荐,太白超越、绿瑛专业合作社、水蒿川食用菌产业园等9个产业基地成功申报为市级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并初步通过市上核查认定。推荐圣峰、绿蕾、海升3家企业为市级化产业龙头企业。
三、强化科技支撑,打造优质产品
先后组织职业农民及部分贫困户150余人赴杨凌参观,开拓思路学习先进经验;
春耕期间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生产指导36场560人次,确保技术服务与贫困户需求无缝对接。对全县32家种子生产企业及种子经营门店负责人进行了植物检疫及执法、种子备案培训;
全县的农资经营及园区投入品管理人员30多人参加了培训。充分发挥农广校特色和优势,深入贯彻落实全省脱贫攻坚战略部署,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开展产业扶贫培训,通过制定太白县《产业扶贫技术培训实施方案》,安排培训计划,在全县未脱贫重点村集中培训贫困户8场40人(户)。
太白县新型职业农民入驻“农科专家app”,将能享受到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带给他们的便利—随时随地学习农技知识,观看农业视频直播,第一时间了解农业相关政策,实时查阅农产品价格详情等,不断提升太白县新型职业农民的整体素质与综合水平。专家团队和技术指导员从制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和主导产业发展计划开始,对特色产业发展农户一对一进行指导,在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建设生产、管理、营销等方面实行全程指导、跟踪服务。
四、突出园区带动,加速转型升级
按照“整体规划、适度超前、突出特色、分步推进”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推动产业转型、助力脱贫攻坚、促进农民增收”总目标,培育农民增收新模式,多渠道增加收入,实现园区与农户互利共赢。突出园区的示范引领带动,围绕园区提质增效,完善各类经营主体农产品仓储和物流配送体系,引导园区向种植、精深加工、冷链物流、营销等方向发展,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增强园区综合承载功能,最大限度提升园区效益。以绿色质量发展为路径,以培育经营主体为核心,加速园区提质增效,持续建设了18个现代农业园区。目前,已完成投资2.55亿元,各园区推进有序、进展良好。其中,绿蕾园区已种植供港蔬菜900亩,超越园区拐里基地正在起草莓苗400万株,高山食用菌园区生产食用菌365万袋,冰葡萄种植基地栽植户太9号和10号500亩,拐里园区漂浮育苗400万株、种植有机蔬菜120亩、食用菌50万袋,雪岭园区养殖有机藏香猪300头,玖天园区开展订单制种720亩。秦西园区大门、道路绿化已完成,更换大棚棚膜30个,对10个受灾大棚进行了恢复,制作63个种植棚规范操作制度牌、设置园区简介牌、宣传牌、导示牌,农产品溯源系统已建立;
与广告公司联系对蜂蜜、花椒等农产品包装物进行设计、印刷;
完善了净菜生产线设施配置;
购买垃圾清运车辆1台。
五、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质量安全
按照强化源头监管的要求,给25个种植基地发放种植生产管理记录本150本,督促完善生产记录,全县抽检农产品4326个,检测合格率达100%。进一步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采用定期不定期开展拉网式大检查,加强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监管,严格农资准入,充分发挥农产品检验检测网络的作用,开展对蔬菜产生基地、蔬菜批发市场的质量抽检,保证蔬菜产品质量。一是开展专项整治。先后开展春节、五一等节庆期间农产品质量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农产品安全百日整治行动、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59人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及农产品生产基地(园区、场)43个次,整顿市场11个次,开展县级农药经营许可证颁证培训人员35人次,覆盖面达到100%。二是实行综合执法。在质量监管及专项整治工作中,我们按照县镇联动、部门联合工作机制,积极主动开展农业综合执法,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条块协同,密切合作。在重点时段,创新执法模式,强化源头监管,实行相邻县区联动执法。三是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活动。推广“政府负总责,三级有机构,监管到村组,检测全覆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全县建立起了县、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监管体系和职能明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四是严格执行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实现了从农资购买、种苗培育、播种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产品采收、上市销售的全过程控制,真正建立“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责任可追溯”的全程电子化管控,追溯“二维码”全覆盖。五是加强品牌标识管理工作。对使用“统一包装、统一标识、统一商标”的“三统一”的蔬菜产品,将按有关质量标准严格把关,对不符合要求的产品,不予发放植物检疫证、农产品质量检测证和农产品准出证明,有效防范了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蔬菜上市销售。
六、强化宣传推介,提升市场竞争
我局积极借助各方宣传推介会,不断提升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太白绿色品牌效应,全力实现农业产业效益最大化。积极参加全市首届“农民丰收节”和全省脱贫攻坚现场会,展示出了我县的农业优势和农民群众精神风貌,提升了太白的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总结产业扶贫“八带模式”在陕西日报刊登,陕西农村报上刊登“喜迎农民节产业话丰收”。在西宝高速设立大型蔬菜产业宣传版面2块,拍摄太白高山蔬菜宣传片,在宝鸡、西安建立太白高山蔬菜直营店10家;
组织相关龙头企业前往南京、成都、上海、新疆等地参加农产品营销大会,借此宣传推介我县果蔬、蜂蜜等农产品的优势及独特魅力,加大特农产品的宣传推介。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宣传推介太白农业特色产业,提升市场知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