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领导讲话 > 内容

51节向劳动者致敬先进事迹材料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20-10-11 21:35:30     阅读:

51节向劳动者致敬先进事迹材料  五一节向劳动者致敬先进事迹材料精选五一节“向劳动者致敬”先进事迹材料精选 向劳动者致敬 他们的劳动改变中国 劳动是劳动者的生命。以劳动为光荣,以勤劳为美德,向来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从千千万万劳动者身上我们看到,劳动精神依然充盈在华夏的血脉里,而随着岁月洗礼,它吸收熔炼了更多的改革创新的时代养分,充分展示着今日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追求与核心价值。

 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劳动已经、正在并将继续改变中国。90年光阴里神州大地的巨变,靠的是亿万人民的辛勤劳动;
不断推动我们正在进行的新变革,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新胜利,还要依靠亿万人民的不懈劳动,依靠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奋斗。在又一个“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为大力宣传工人阶级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主力军作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创造伟大的时代精神,让我们向身边的每一位普通而伟大的劳动者致敬!火热熔炉铸航天辉煌——记全国劳模、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毛腊生 作为一名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新时代技术工人,在30年的铸造生涯里,他以其丰富的经验,出色的操作能力,不断的创新精神,在数十项军民品项目的技术革新和科研课题中硕果累累,为国防现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展现了新时代航天工人的风采。

 他就是毛腊生,中国航天科工集团061基地国营3531厂204车间有色合金铸造高级技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和航天技能大奖获得者,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刻苦钻研 勇于创新 1977年,刚进厂的毛腊生,仅有初中学历,看图纸、看工艺都非常吃力。面对一个个形状复杂、要求高、风险大的零件,他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但很快,他通过刻苦学习,不断探索铸造生产的特性,积累经验,丰富理论,提高技能,练就了一套过硬的本领,与车间技术人员一道攻克了数个难关,不仅使工厂有色合金的铸造在全国同行业中取得了领先地位,每年为工厂节约上百万元的资金,也使自己成长为具备了较高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师。

 多年来,毛腊生参与了十项军民品项目的技术革新和科研课题。其中,“无毒型砂及防燃保护剂的研制与应用”“6号镁合金新材料的开发”两个项目,通过了部级鉴定并获得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参与研制的BJ-4型医用直线加速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由于在铸造技术方面的特殊成就,2008年.毛腊生获得“贵州省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和“中国航天基金奖”两项荣誉。

 团结协作 无私奉献 铸造工种的工作环境是典型的苦、脏、累,劳动强度大、噪音大、灰尘大。铸造有色合金过程中,还会发出二氧化硫、氯化物等有害物质! 在这种环境下,毛腊生从不拈轻怕重,难活、累活抢着干。他不仅自己勤奋工作,对技术精益求精,还注意培养新生力量,毫无保留的传授技艺。

 他所带的十多个徒弟中,有技师、工程师、助工等,都已成为车间的新生力量和技术骨干。在他的带领和影响下,他所在的有色合金小组成长为一个优秀集体,该小组l999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状,同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职工职业道德百佳班组”光荣称号,2001年小组被团中央授予“青年文明号”。

 淡泊名利 甘于清贫 生活中的毛腊生是一个容易满足的人,秉承“平平安安就是福”的乐观态度。

 记者了解到,毛腊生的妻子没有工作,女儿在念初中,一家人就靠他每月2000多元的收入来维持生活。面对工作的忙碌,家庭的困难,毛腊生的心态却显得格外平和。

 2000年,毛腊生作为全国劳动模范,2002年,作为全国技术能手,2004年,作为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三次进京,分别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毛腊生说,那场面感人至深,会永远铭刻在心里并激励着自己。

 勤于钻研,勇于创新,乐于奉献,毛腊生用他的精神感染、感动着更多的人。的确,正是有了一大批像毛腊生这样以苦为乐、勇于奉献的航天工作者,我国的航天事业才会在短短时间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为农民工维权的工会主席曹晓斌 “职工有困难找工会,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维权电话xxx,工会主席:曹晓斌。” 在太原市小店区北格镇,不管走进哪家企业,都会在醒目的位置看到标有这样内容的维权招牌。招牌上的曹晓斌是北格镇总工会的工会主席。

 2002年,曹晓斌上任北格镇工会主席。为了方便农民工能随时找到他这个“娘家人”,几年来,他发出五万张维权名片,成了农民工心中维权的“110”。

 杨夺元是北格镇一家企业的职工,公司拖欠他和另外几名工人3个多月工资后,用饲料顶账。2008年4月,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拨通了曹晓斌的手机。不到半个小时,曹晓斌就来到了现场。

 “俺当时一听,肺都快气炸了。”曹晓斌至今回想起来仍然气愤难平。饲料能当孩子的学费,还是能当家里人的生活费?他据理力争,为工人们讨回了属于他们的工资。

 “要是再拖欠,还找俺。”临走时,他一再叮嘱工人。

 “最难处理的要数暖气片厂的欠薪事件。”曹晓斌回忆说,“拖欠职工工资的那家企业销售困难,暖气片压在厂里,卖不出去,资金周转不过来,暂时没钱支付工资。工人们都聚集在一起,情绪非常激动。” “想个什么办法,让企业与工人都能接受呢?”曹晓斌陷入了沉思。

 “当时,俺心里别提有多急了,如果没有合适的解决办法,职工队伍不能稳定,企业也会陷入困境。股份工资!俺不知怎么忽然想到这么一个办法,因为从没有试过,不知效果如何。”曹晓斌说。

 股份工资,是企业在困难时,把职工的工资当股份融进去,按当时的贷款利息计算,等企业有钱了,连本带息一并还给工人。

 曹晓斌刚把这个想法说出来,工人就提出了意见。“如果老板跑了怎么办?我们找谁要钱?谁能做这个担保?” “满院子都是暖气片,少说也值三百万元。只要能卖出去,首先给咱工人发工资,工会给大家担保!咋样?”曹晓斌拍着胸脯对满院的工人说。

 经过协商,工人们接受了实行股份工资的建议。他们的情绪缓和了,曹晓斌的担心却又开始了。

 万一兑现不了承诺,失信于工人,怎么办?于是,他把铺盖从家里搬来,与工人们住在一起。每天和工人一起劳动,一起吃饭。

 “工资发不了,也不是你的错,你别压力太大。” 时间长了,农民工反而要安慰吃不好饭、睡不好觉的曹晓斌了。

 曹晓斌每天都去公司财务了解资金周转的情况。半个月后,公司把欠的工资全部还清,他才舒了口气。

 北格镇全镇300多家企业,哪个企业几月几日发工资,曹晓斌心里都有本账。每到发工资时,他都要到企业去,督查工资发放情况。渐渐地,劳资纠纷少了,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事少了,曹晓斌的电话也少了。

 2002年北格镇建基层工会的企业只有38家,有的还是有名无实,工会组织不健全,企业老板不重视工会,工会工作难以开展。如今,在曹晓斌的努力下,北格镇企业100%建会,职工100%入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100%。

 目前,根据行业的特殊性组建了工商个体联合基层工会,形成了镇总工会-村工会-企业基层工会和商业街联合基层工会的三级组织网络。建立电子档案,方便工会对农民工输入地和输出地的双向维权,为工会组织维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基层工会队伍规范后,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效益有了明显增长。曹晓斌先后获得“全总十大维权标兵”“200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候选人”等多种荣誉称号。在北格镇,企业老板提起他,会赞叹地说:;

“工会是我们企业的顶梁柱” 职工更是盛赞“曹主席把心都掏给了咱……” 建筑工地上的先锋--记天津二建公司农民工戴景明 参与重点工程建设,获得“国优”和“市优”工程称号;
荣获“劳动模范”称号;
出席中国工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些业绩与河北省大元建筑工程劳务分包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农民工戴景明的名字相连时就显得尤为不平凡。多年来,作为天津二建公司的劳务队长,带领他的农民工团队参与各项重点工程的施工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

 创建和谐分包队 农民工是劳务分包队施工的主体,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戴景明逐步认识到,劳务分包队要想有所发展,必须脱离开农民工“散兵游勇”式的管理方式,依靠工会,组织起来,全面提高农民工素质,把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建设大军里来。

 于是,他与所在劳务分包企业工会,在天津二建公司工会的协助下,率先签订了劳务分包企业集体合同,条款中确定了分包企业与农民工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以法律形式为农民工维权创造条件,农民工的利益有了保障,“散兵游勇”变成了“正规军”。

 天津市总工会和天津市建工集团工会对他们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予以推广。2008年,戴景明和他的农民工劳务队被天津二建公司评为优秀和谐分包队,为劳务分包企业的稳定和发展,创建和谐分包企业带了一个好头。

 加强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 天津二建公司承建的工程体量大、工期紧、工艺复杂、质量技术要求高,而戴景明所带领的队伍文化素质水平较为欠缺。

 在实践中,戴景明愈发感到,搞城市建设只有力气是不行的,作为一个劳务队长,没有专业知识也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指挥员。

 于是,他白天组织生产,晚上参加夜校学习拼命补充知识,终于取得了二级项目经理的技术等级和工程师的职称。在自己充电的同时,他与天津二建公司开展合作,在所施工的项目积极建立农民工培训学校,利用业余时间,请来专业人员和能工巧匠,为农民工讲授施工技术,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知识。

 他还拿出学费让农民工中的技术工人参加劳动部门举办的专业技能上岗培训,使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90%以上。通过培训,农民工的专业技术素质和文化知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高了劳务分包队伍的整体水平。他们参与施工的十几个工程,质量、技术、安全、工期都达到了先进标准,获得合作方的一致好评。

 劳动中展现天津二建速度 2009年,戴景明参与了天津市重点工程津湾项目施工工程,面对工地地处市中心、工期紧、工程量大、场地窄小、操作受局限的不利条件,在严冬季节里,他带领农民工战风雪、斗严寒,放弃了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日夜奋战在工地现场,仅钢筋混凝土施工就完成7000立方米。

 当时,环梁支撑从爆破到清理完毕,按常规得五至六天,他与爆破队伍紧密配合,带领劳务队难活、险活冲在前,树立了很高的威信,只用了36个小时就爆破清理完毕,真正体现了天津二建速度和敢打善拼的天津二建精神。

 “512”汶川大地震后,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工,戴景明主动通过红十字会向地震灾区捐赠人民币1万元,还带头向地震灾区捐赠了一幢彩板房。他主动请缨,带领他的农民工团队,协同天津二建公司抗震救灾抢险队赶赴灾区,积极投入到为灾区人民搭建临时住宅的工作中。

 开始时面对艰苦、危险的场面,一些农民工思想上有了波动,产生了畏难情绪,戴景明鼓励大家战胜困难。他身先士卒,带领农民工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克服了余震不断、日晒雨淋、蚊虫叮咬、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不利因素,加紧施工,仅仅60天,就完成了105套临时住宅、1所小学、1所幼儿园,总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的施工任务,受到各方的好评。

 “芙蓉花开别样红”——记湘潭钢铁集团水洗球磨班 湖南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宽厚板和线棒钢材大型骨干生产基地,技术装备水平世界一流,宽厚板产能位居国内前列。2008年,湘钢以600万吨的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350亿元,创造利税33.5亿元,利润17亿元。

 在这些成就的背后,离不开湘钢女职工的努力。湘钢现有女职工5400多名,约占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一,有女子班150个,渣钢回收加工厂水洗球磨班就是她们当中的突出代表。

 该班组27名女职工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因企业技改征地“农转工”进入湘钢,在湖南省“芙蓉杯”百万女职工素质达标竞赛活动中,水洗球磨班经历了思想观念、职业素质、人生境界的艰难嬗变,成长为一支整体超越型的现代产业工人优秀团队,先后荣获湖南省总工会“芙蓉标兵岗”、湖南省妇联“巾帼文明岗”和湘潭市“十大杰出标兵岗”。

 观念之变:从农民到工人 进厂之初,水洗球磨班没有一名共产党员,具有高中学历的不足6人,有的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作风自由散漫,上班时间还有人偷偷打牌。工作斤斤计较,哪怕为一点小事,也与领导和同事吵得不可开交。所从事的工作是在废渣山中挑拣、搬运废钢铁这种简单繁重的体力活。

 2001年,借助湖南省总工会“双创”活动的载体,水洗球磨班在工会女工组织发动下,制定创岗目标、竞赛方案,建立个人素质达标计划,自我加压、自我提高。班组推行军事化上岗,实施安全和产量自我承诺的自主管理,实行“五勤”精细化操作,开展“业绩明星”评选等活动。2002年,水洗球磨班破格被湘潭市授予“芙蓉标兵岗”。

 素质之变:从体力型到智力型 2002年,湘钢建成先进的循环经济项目钢渣湿式球磨磁选线,27名姐妹集体转岗驾驭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在南京学习技术期间,培训方的老师认为来了一群农村妇女,开始有点轻视。可女职工们用现身说法打动了老师。等培训期满,这位老师不仅给她们打了高分,还主动宴请了这群肯学习、能吃苦的女弟子。

 这些年来,水洗球磨班每名成员至少取得一个操作证,有的拥有三四个。先后有21人次获得计算机、助理会计师、装载机操作等各类证书。7人获得大专以上文凭,12人当上“岗位能手”,112人次实现素质达标。

 2004年,厂里把更加先进的水洗球磨生产线交给她们。昔日的农村妇女,如今坐在计算机前实现了“体力型”向“智能型”劳动的可喜嬗变。

 境界之变:从为了生存到为了奉献 这些普普通通的女性,当年以种菜为生,一年下来挣钱不过1000多元。2008年,水洗球磨班姐妹人均年收入达到3.55万元。

 刚开始操纵球磨生产线那一年,这个班的豆钢年产量不足3000吨;
2008年,产豆钢2.4万吨,铁精粉1.76万吨,创效益2788万元。班组姐妹们主持、参与了球磨污水处理等技术攻关、小改小革15项,实现了污水零排放。协助技术人员实施完成的“斜板沉淀器浆水分离技术”等3个项目被评定为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其中“钢铁废渣球磨选矿工艺及装置”获湖南省职工“十佳专利”。同时,班组荣获湖南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

 在成长的过程中,这个班有8名女职工加入中国共产党,15人次女职工分别荣获湖南省、湘潭市和湘钢“三八红旗手”“芙蓉百岗明星”“五好文明家庭”等荣誉称号。

 中国铁路建筑设计领域的领军者——记铁三院副总工程师周铁征青藏铁路上的拉萨河特大桥宛如一条洁白的哈达,在青藏高原上飘扬;
宽大通透的北京南站,以其独特的天坛造型展现出传统与现代之美……一个个被世界称奇的铁路建筑杰作伴随着中国铁路的飞速发展拔地而起。

 追溯这些建筑的背后,有一个人在不断引领着中国铁路建筑设计新潮,他就是铁三院副总工程师周铁征。这位年仅42岁的铁路建筑设计师,20年来承担了多项世人瞩目的大型铁路建筑设计,呈现给人们一个又一个铁路建筑精品,被业界公认为“中国铁路建筑设计领域的领军人物”。

 勇于创新,引领中国铁路建筑设计步入了一个新时代 1989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的周铁征,由于好学并且谦虚努力,工作不久就显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才华,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1999年他获得了一次赴法国进修的机会。借此他走遍了法国所有知名的火车站,实地考察了欧洲许多知名建筑。回国后不久,组织上安排他担任了建筑分院的总工程师,全面负责铁路站房建筑设计,这为他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

 秦沈客运专线铁路建设,给了周铁征一次施展才华的机会,他带领团队一举拿下了葫芦岛等六个旅客站房设计任务。他大胆采用钢构幕墙的设计方案,一改传统车站混凝土钢混结构。开敞通透的空间效果、新型的结构形式以及满足各方需求的使用效果,受到了同行的关注,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北京南和天津站改扩建是周铁征主持设计的两大建筑,体现了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北京南站是京沪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的起点站,是集铁路、地铁、城市公共交通、小汽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除了要为旅客提供一个完全新颖的功能全面的车站外,还要与北京市的规划、外围交通、地铁等部门密切配合,形成高效顺畅接驳,建筑风格更要与北京的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和市容环境相协调,标准要求高,限制因素多。

 针对这些要求,他充分考虑股道布设与周边用地,引入天坛设计概念,创造性地提出了椭圆形的解决方案;
对于综合交通枢纽功能的实现,周铁征提出了全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同时借鉴了大量国外现代化车站建设的经验,带领三院设计团队与境外设计合作单位的设计师一起,解决了方案的综合性问题;
针对车站服务于高速铁路的要求,他与设计人员不断优化和修改设计,探索出适应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铁路客站的设计思路。

 而天津站改扩建工程较之北京南站更为复杂,由于站房用地狭小,又有三条地铁线引入,不仅是一个铁路枢纽,同时还是城市内部的一个重要的换乘枢纽,人流聚集,疏散量非常大,从而在地下形成了巨大的工程量,工程实施的难度很大,换乘关系复杂,体现了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趋势。经过他和设计人员的不懈努力,圆满完成设计任务。该项工程与北京南站成为京津城际铁路上两颗熠熠闪亮的明珠,成为中国现代化车站的代表。

 追求完美,用心打造出一批精品工程 与周铁征一起工作过的同事都说,周铁征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对他设计的作品力求完美,哪怕一些细小的环节都不错过。他常说,我们设计的建筑一定要立得住,经得起后人的考验。

 秦沈铁路旅客站房获得铁路工程总公司2004年度优秀设计三等奖。天津市区至滨海新区快速轨道交通工程获2004年度建设部优秀设计三等奖。哈大铁路电气化大连车站站房设计荣获2005年度铁道部优秀设计三等奖。青藏铁路拉萨河特大桥荣获2007年度铁道部优秀设计一等奖,其关键技术试验研究获得2008年度铁道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大连火车站方案国际招标”方案设计,获二等奖(一等奖空缺)并中标,该设计还获得总公司级优秀设计三等奖。

 在追求建筑设计完美的同时,周铁征特别重视科技专项研究,在大胆采用高科技的同时,进行一系列科学化的论证。在中国铁路原来的设计模式中,按照行业标准合理使用项目经费,顺利完成项目即可。而从周铁征开始,把经费划出来一部分做专项研究。

 单是在北京南站的设计中,他就与不同领域的专业公司合作进行了消防模拟、标识引导系统、客流模拟等专项研究。如在专项研究中,专业公司用专业软件进行客流模拟后发现,一个栏杆的直角处容易聚集大量旅客,造成拥堵。他们采纳了专业公司的意见,将其改成斜角。

 他主持的多项成果获得国家奖励,他本人还被评为铁三院资深专家,获得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先后荣获2006年度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市劳动模范、2007年全国知识型职工荣誉称号。

 无愧时代,他担起了一个又一个中国铁路重大建筑设计的重任 作为当今中国铁路建筑设计的领军人物,近年来周铁征带领他的团队,参加了一系列国家重大铁路建筑设计的投标,继北京南站、天津车站之后他们又拿下了上海虹桥站、天津西站等的整体设计任务。

 上海虹桥站作为京沪高速铁路的终点站,地下工程非常庞大,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也是目前修建的最大的交通枢纽。这个站区要全面系统地解决包括航空、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磁悬浮以及城市道路交通等各种问题,其综合功能超过了目前世界所有的铁路站房,涉及到一系列关键技术和尖端技术,目前设计工作已经完成,正在进入紧张的施工当中。天津西站整体设计任务也已完成,各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

 作为幸运的一代,他赶上了中国铁路发展的黄金时期,作为中国铁路建筑设计的领军人物,他担起了中国铁路建筑设计的重任,成为中国铁路建筑设计的中坚。

 建设最美好的城市--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吴志强“从事城市规划的人都有一个理想,建设最美好的城市,让人们享受快乐的生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吴志强微笑着告诉记者:“这个理想也是推动我奉献社会的力量源泉。” 1986年,吴志强取得同济大学硕士学位后,赴德国留学。他游历了整个欧洲后,深深地感到,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灿烂的文化和历史,应该成为世界的瑰宝。他取得博士学位后,国外的教授和朋友劝他留下,但他毅然选择了回国。1996年,他回到祖国的怀抱。世博园建设,历来是一个国家城市规划能力的体现。上海世博会园区规划招标时,英国、日本、美国等10家著名院校派出了精英,同济大学也派出了汇聚土木、交通、机械、环境等方方面面的专家队伍。经过角逐,吴志强团队最终夺标,他有幸成为世博园区总规划师。

 在进行世博园规划时,如何把博览园区演绎成“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示范,向世界呈现精彩中国,成为挑战。英国世博会建造了水晶宫,是当时最新的建造技术;
法国世博会建造了艾菲尔铁塔,是当时最新的钢结构;
美国以月.

《51节向劳动者致敬先进事迹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51节向劳动者致敬先进事迹材料.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